第一千六百七十章偵察(1 / 2)

5天,一晃而過。

隨著太陽落山,帕瑪瓦村家家戶戶都開始生火做飯。

帕瑪瓦村地處印國中蘇拉維西行省北部,是一個再普通不過的小漁村。

村裡家家戶戶,都是靠打漁為生。

要是擱在以前,因為海島上漁民眾多,各種魚獲也賣不出什麼好價格。

帕瑪瓦村的村民,也就勉強糊口而已。

可自從印國假幣開始泛濫後,物價早就漲出了天際。

光物價漲,就工資不漲。

普通人辛苦工作一個月,連填飽肚子都做不到。

在這樣的情況下,誰還傻乎乎給你安心工作?

於是,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走上犯罪道路。

暴徒不僅衝擊商店,還開始對那些有錢人下手。

真正的有錢人都有保鏢和槍,暴徒們能搶的也就中產階級,或者比自己更加弱小的平民。

麵對如此多的暴力犯罪,軍隊要備戰防備同盟軍沒法乾預,僅有那點警察如何能夠顧得過來?

警察能守好重點地區和富人區就不錯了。

至於平民區和貧民窟,隻能放任自流了。

在這種情況下,你能相信的隻有自己手中的刀、槍。

與城裡的動亂不同,帕瑪瓦村還保持著原來的安寧。

世道再亂,村民們好歹還有打魚這門手藝在。

守著這麼一片海,起碼能讓全家人溫飽。

再加上,附近駐紮了一個印國的主力團。

一千多號大兵駐紮在這邊,每天都要消耗不少的食物。

因為這個便利存在,每天村民捕撈回來的魚

獲也有了一個穩定的銷路。

並且,那位駐軍團長還很通情達理。

知道現在貨幣的購買力已經大不如前,都是用麵粉、罐頭、生活物品跟他們換魚獲。

正是因為如此,帕瑪瓦村才能保持少有的安寧。

距離帕瑪瓦村一公裡的小山坡上,陶大石正趴在灌木叢裡用望遠鏡觀察遠處的軍營。

蘇拉維西特遣師的大部隊,安排在今夜淩晨2點渡海,分三個地點登陸。

陶大石這個師長是閒不住,提前兩天跟著特戰營過來偵察敵情。

伍蓮婷都是整團、整營抽調部隊組建蘇拉維西特遣師,那些團長、營長都是行軍打仗多年的老行武了。

不少軍官,還是從以前伍蓮婷帶領的特戰大隊走出來的。

正因為這樣,陶大石才沒有操心部隊渡海這事。

一旁的情報組長蔡乾謁小聲介紹道:“這個團番號是印國蘇拉維西守備師下屬第3團,全團約1450人,裝備基本上以輕武器為主,4個月前被派駐到這邊防備我們......”

海峽對岸就是同盟軍的地盤,這個第3團調來這裡駐守就是專門防備同盟軍的。

除了這個第3團,往南15公裡範圍內還有2個團駐守。

這也是為什麼,同盟軍要分三個地點登陸的原因。

特遣師登陸蘇拉維西島首戰,就是要拔掉這三個駐守海岸線的守備團。

“軍營裡麵的華人勞工原本有700多人,陸續死了200多人,剩下的人

都被關押在軍營西麵那三個棚窩房裡麵......”

部隊開拔到新的地區駐守,自然要修建營房和防禦工事。

要是擱在以前,這種活不是找施工隊,就是普通士兵搭把手乾了。

也不知道是哪個大聰明提出來的,那些集中營裡麵的華人關著也是浪費,不如利用他們修建營房。

有軍隊看著,還不用擔心他們逃跑。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