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章偵察(2 / 2)

於是,那些被以各種罪名抓入集中營的華人都被拉來修建防禦工事。

人到了軍隊手中,怎麼用就是部隊長官說了算了。

蔡乾謁鄙夷道:“這個第3團的團長叫莫納威,這個人有點經濟頭腦,他在營房和防禦工事主體修建好後故意拖延工期,然後派這些免費的華人勞工去附近的森林裡麵伐木,好從中謀取私利。”

眼看印國已經如同一艘破船了,底下的人自然有了小算盤。

不趁機多撈點,以後如何安身立命?

莫納威乾的這事,還算小兒科了。

乾得最出色的,還是那些地方政府官員。

不知道多少官員,趁機把價值幾千萬、上億美元的國有資產賣給外資,自己再吃一部分回扣。

印國經濟崩盤,有他們一份功勞。

你彆說,島上還真有官員盼著同盟軍打過來,好幫他們平賬。

反正,他們已經撈夠了。

隻要同盟軍打來,他們隨時可以移民西方國家。

觀察了一會,陶大石便返回臨時營地了。

不知道是因為守了4個月都沒有等到敵人

,還是因為印國的二線部隊水平就這樣。

反正,眼前這個團的警惕性是非常差的。

團長還有功夫派兵看押華人勞工去伐木,你能指望他們的警惕性有多高?

這種情況在大部分國家都是要上軍事法庭的,但人家就這麼堂而皇之地乾了。

隻能說,印國除了加丹島那40萬部隊相對精銳一點,其他部隊的戰鬥力真的是一言難儘。

按照蔡乾謁所說,駐防沿海這三個團的戰鬥力都差不多。

這種魚腩部隊,確實很難讓陶大石提起興致。

同盟軍近萬主力部隊跨海而來,不僅有數量和戰鬥力上的優勢,還占據了行動的突然性。

打這3個團,完全就是殺雞用牛刀了。

這種簡單的活,還是交給手下們自由發揮吧!

此時,陶大石的目光已經放在哥倫達洛行省和北蘇拉維西行省上。

根據情報,這兩個行省還能湊出6000人的正規軍和1.3萬預備役。

打敗他們不是關鍵,而是如何防止敵人從海路撤走。

一旦同盟軍登陸蘇拉維西島的消息傳開後,印國海軍必然會竭儘全力封鎖海峽兩岸。

屆時,特遣師很難再從老巢那邊獲取武器彈藥補充,要做好一切靠繳獲的準備。

這也意味著,特遣師要打殲滅戰才能獲得足夠的武器彈藥擴軍。

所以,整個打法就體現在一個“快”字。

等殲滅這3個守備團後,特遣師主力必須以最快的速度北上。

在敵人還沒反應過

來之前,打到他們麵前。

隻要殲滅了這些部隊,兩省7萬多華人將任陶大石差遣。

即便按照兩成的比例,也能征召出1.4萬人的男性青壯。

有了這兩省的地盤和資源支撐,特遣師可以一邊慢慢訓練軍隊,一邊掉過頭來掠奪另外4個行省。

是的,陶大石根本沒有想過一口將整個島吞下,那樣太不現實了。

再怎麼說,這也是一個人口超過1900萬的大島。

阿成不止一次告誡過他們,打仗不僅要考慮敵人賬麵上的軍隊,還要考慮敵人潛在的軍隊數量——也就是人口數量。

一旦激起所有土著起來反抗,特遣師再多幾倍也不夠。

最好的辦法,就是守住北部兩個行省。

不斷派兵劫掠另外4個行省,激起不同民族之間的矛盾、仇恨。

隻有讓敵人內部先亂起來,才有他們渾水摸魚的機會。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