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七十七章打不下去了(2 / 2)

眼看勝利無望,加上害怕同盟軍清算,每天都有無數人拖家帶口逃離蘇拉維西島。

反正周圍還有大量島嶼還未遭受戰火波及,他們出逃也方便。

但這些出逃的人,無疑讓其他地區的治安進一步崩潰。

到了12月底的時候,印國終於撐不下去了。

經濟完全崩潰,地方政府各自為政,背井離鄉的難民數量超過兩千萬,近半國民吃不飽飯。

社會治安,已經差到了無以複加的地步。

再打下去,他們真的有可能分裂成十幾個國家。

與其這樣,還不如及時止損。

趁著現在手上有上百萬軍隊,主動跟同盟軍講和,然後抽調部隊回來平定其他地區的叛亂。

丟掉加丹島這麼大一塊地盤確實很心痛,但起碼能把損失降低

到最小。

再打下去,說不定士兵就要嘩變了。

於是,印國主動拉上老米要

跟同盟軍談判。

老米收到消息,也是處於一種懵逼的狀態。

上百萬兵力、人口過兩億,還有老米的軍事援助,你這種實力你說不打了,不是開玩笑嗎?

但印國那邊直接破罐子破摔:你要是不管,他們直接找大陸調和。

沒辦法的老米,隻能通過大馬給同盟軍遞話。

收到消息的阿成,明顯猶豫了。

考慮一番後,阿成還是決定探一下對方的底:“回複對方,三方談判可以,但談判地點要放在大馬沙-巴。這次談判以逸祺為主,撈彬為輔。”

靠著對4省的資源掠奪,同盟軍確實還能打下去。

但這一年多來,同盟軍同樣付出了巨大的代價。

士兵陣亡超過4.2萬人,受傷超過12萬人。

光是致殘的人,就有1.6萬人。

戰爭對基礎設施的破壞,更是到了觸目驚心的地步。

本質上,打仗消耗的就是國力、民力。

阿成已經將加丹4省都看做了自己的囊中之物,如果能夠通過談判手段獲得,總比打爛了再建設好。

張海林問道:“司令,停火協議要遵守嗎?”

阿成交代道:“加丹島這邊可以保持現狀停火,蘇拉維西島那邊不用理會,給我繼續掃蕩。”

“理由就說陶大石有自立之心,我現在指揮不動了,要是有人拉攏,讓陶大石多要軍火。”

聽到阿成這番交代,不少人

都笑出了聲。

整個蘇拉維西島就30多萬華人,本地土著一千多萬人。

就是阿成讓陶大石自立,他也不敢啊!

真讓印國騰出手來,分分鐘能滅了他。

孫逸祺問道:“司令,咱們談判的基礎是什麼?”

“第一,咱們要拿下加丹四省所有地盤和沿海島嶼,必要時可以用蘇拉維西島的地盤交換敵占區。”

“第二,印國承認咱們獨立,這一條是先決條件,我們承諾不再進行分裂印國的行為。”

想讓老米承認同盟軍有點難,入聯更是非常艱難。

但同盟軍必須從印國這裡得到立國的法理依據,這一點很重要。

以後老米再揍同盟軍,就不能打著印國的旗號了。

“第三,雙方交換戰俘,歸還陣亡將士的屍骨。”

“第四,印國不得阻撓境內華人移民我們的地盤。”

“第五,印國和老米解除對我們的軍事、經濟封鎖,我們的誠意是不再印刷兩國的假幣。”

“我想到的就這5條,政府部門在這個基礎上適當補充。”

按照阿成的估計,談判肯定沒那麼順利。

一邊打,一邊談咯!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