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是微世界平台,在現場直播開幕式的主播至少有數百個。
這是飛宇集團參與籌備的賽事,自然不會放過機會宣傳。
領導和主辦方講話、煙火表演、獻禮70周年特技秀、車隊發車儀式......
這一套流程下來,都搞到晚上10點多了。
第二天,隨著裁判槍響起,242輛參數汽車準點出發。
隻不過,江飛宇這個時候已經來到當地的彩虹森林育林示範基地參觀。
好吧,江飛宇對賽車確實不太感興趣。
“咱們現在看到的這一片,都是栽種了7年的綠化林,這裡以前都是黃沙遍地的戈壁灘。”
“這7年來,我是親眼看著這些小樹苗從幾十厘米長成十多米高的大樹,每座山頭有多少棵樹,哪一片的樹長得最好,哪些樹得了病蟲害,我都一清二楚......”
這位正在給江飛宇介紹的“老農”叫王興福,他以前是這片林場的育林員,現在轉為這片林場的護林員和示範基地的工作人員。
不僅王興福,他全家人都在這個示範基地內上班。
這可不是什麼三代人共同守望的“鐵飯碗”,無論是育林員,還是護林員,可都是非常辛苦的工作。
當初建設彩虹森林的時候,很多育林員就是從當地招募的農民。
外地人不願意來戈壁工作,隻能就近解決勞動力,經常是全
家一起上。
看著這一望無際的山林,江飛宇大概能想象得到像王興福這樣的基層育林員付出了多少心血在這片土地上。
眼看王興福一直抓不住重點,陪同的種植公司領導李運城吩咐道:“老王,你給老板介紹一下你們林下經濟的發展成果吧!”
“你看我,扯遠了,老板和諸位領導這邊請!”
“前幾年,上頭派了一批農學、林業學方麵的專家過來指導我們搞林下經濟,一開始我們也不懂,就按照專家和領導的意見摸索起來,這幾年確實弄出了一些成果。”
“剛開始,我們是在樹地之間混種上紅棗、蘋果、沙河犁等經濟果樹苗,後來是利用樹木之間的空隙搞中藥材混種,然後逐步發展了雞鵝混養、苗圃建設、蜜蜂繁育等林下經濟。”
“老板您要是秋季過來,咱們現在看到的這片蘋果樹都是紅彤彤的大蘋果,可甜咧!”
看著樹上一個個青澀的小蘋果,江飛宇問道:“這些經濟作物的產出怎麼樣?”
李運城終於找到機會插話,彙報道:“由於咱們出產的都是生態農作物、經濟作物,再加上集團自有銷售渠道的支持,產出壓根不用愁農產品銷路,光是張掖這幾個種植基地的產出,一年的產值就有六七百萬元......”
飛宇商城、拚夕夕、微世界這些自有的線上銷售平台,自然會優先推廣銷售自家的產品。
更何況,飛宇集團也
有線下的零售生鮮超市和批發銷售渠道。
所以,隻要產品質量過得去,銷路是不用愁的。
每年6、7百萬的產值,相對於在這片土地上投資的幾十億來說確實不算什麼。
扣除各種運營成本,每年能夠上繳的利潤也就一兩百萬而已。
但勝在探索出了一條盈利的道路,可以源源不斷地“回血”。
即便沒有這些添頭,光是看著眼前這片青蔥翠綠的樹林以及遠處那高聳的風電塔筒,江飛宇就覺得值了。
人生重來一次,總要給這個世界留點好的東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