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大塊是養殖收益。
今年的養殖收益更加可觀,幾乎可以用供不應求來形容。所有的東西在經過初加工後,都被京龍公司收購,擺上了大白山商行的貨架。
養殖的收益除了肉之外,還有鹿茸和林蛙油,也有不錯的利潤。
甚至還有動物的皮毛,也能賣錢。
仔細的算了一下,整個山莊養殖去年這部分的淨收益達到六十四萬。
第三塊是收山貨。
收山貨雖然比養殖的利潤率低,但這玩意周轉快,而且穩定。
每年從四月份開始到九月份,幾乎每個月都能為山莊帶來十來萬的利潤。
六個月的時間,淨利潤剛好一百二十萬左右。
第四塊是山莊飯店的收益,這個最少。從去年五一開業,到現在全加起來,淨利潤才十一萬塊錢。
這是淨利潤,前期投入的所有成本都扣除了。
飯店五月份開業的時候,確實是火爆異常,可一入了冬,立刻就斷崖式的下跌。
這也是沒辦法的事情,農家樂嘛,冬天肯定沒什麼生意。
去年整個清風山莊的淨利潤是二百三十七萬,這個收益,實在是太多了。
當然,這點錢在王大山眼裡實在是不夠看,因為可能也就是龍騰集團幾天的利潤。
但這筆錢如果放在大白山,那簡直就是好大的一筆財富。
這還是山莊還沒有麵鋪開,王大山不敢放開手腳的情況下。隻要再過一年,國家允許私人辦企業,到那個時候就是大展拳腳的時候了。
即將準備成立的中成藥製藥廠不會放在山莊的旗下,而是會掛在道觀的名下。
盤完賬之後王大山很高興,因為山莊的發展已經初見成效。
山莊的這些產業,他已經決定分出去一些了。
說好聽點叫股權激勵。
回到道觀,王大山考慮了一下山莊的股份應該怎麼分。
李援朝是山莊的創始人,自從跟著王大山一起乾,一直任勞任怨,山莊道觀不停的忙活。在自己不在的日子裡,山莊能夠發展,李援朝居功至偉,他配得上百分之二十的股份。
李紅軍也是山莊創始人之一,前期的時候一直在山莊幫忙,隻不過因為生意需要,他去了京城負責生意,最終進入了京龍公司。
京龍公司雖然工資不低,但他畢竟賺的不算多,自己當初也承諾過,會給他一部分山莊的股份。
而且李紅軍再過兩年,也會回到山莊來接手經營,給他百分之十的股份很合適。
還有兩人,一個是許建國,一個是小洪。
許建國也是最早跟著王大山做生意的,他雖然加入山莊較晚,但讓乾啥乾啥,人也精明能乾。
並且他有了萬元戶的名聲之後,山莊能夠到現在還沒有被眼紅的人搗亂整治,都是他這的功勞。
所以,他獲得百分之五的股份很合理。
最後是小洪,他雖然加入最晚,但卻是乾爸沈司令留給自己的人。再加上小洪有文化,對統籌管理上很精通,他獲得百分之三的股份也是應該的。
思索了一番,王大山已經想好了,山莊的股份就這樣分配。
隻是這個事情暫時還不是對外公布的時候,他考慮等李紅軍也閒下來了,把李紅軍也叫回來,到時候一起開個會把這個事情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