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記得兒子夏侯獻之前給他的第一個錦囊的內容是:上奏廟堂,蜀軍將在五丈原紮營,我軍當在郿縣立寨。
信的結尾處則是等到初次軍議時再打開。
於是趁著兩人攀談的功夫,他偷摸打開第二個錦囊。
信中赫然寫著幾個大字:支持郭伯濟之言。
結尾處為:忍無可忍時,打開第三個錦囊。
看完,夏侯楙一頭霧水。
就在他疑惑之時,郭淮又一次開口向張合建言:“稟都督,末將以為我軍當分兵駐守北原。”
“北原?”張合很是疑惑,“伯濟何出此言呢,我郿縣無論是人口還是糧草都在這渭水南岸,此地乃是兵家必爭之地啊。”
“況且蜀軍此番兵力不俗,估算有六七萬精兵,我軍雖有中軍相助,據守渭南尚可,但分兵恐怕不妥吧。”
張合說的的確沒錯,但郭淮也有他的看法和擔憂。
“都督,若是蜀軍不與我軍交戰,偷渡渭水,直取北原,那我軍該當如何?”
“都督試想一下,屆時蜀軍將隔絕隴道,我軍必陷入進退兩難之境。”
“若北渡擊之,恐有被蜀軍半渡襲擊的風險。”
“若置之不理,蜀軍便可西進陳倉。”
“嗯..”聽到這裡,張合有些動搖。
郭淮又說道:“其實還有一點是末將心中的一些擔憂,望都督不要怪罪。”
“伯濟但說無妨。”<
br>
郭淮麵色沉重,思慮再三,還是選擇開口:“如果諸葛亮派大軍正麵攻襲,我軍有幾成勝算?若是不敵,我軍可就將麵臨背水而戰的窘境,此事事關重大,還望都督再三思量。”
這話很傷士氣,但好在這裡也沒外人,張合隨即看向夏侯楙,想問問他的意見。
“子林以為如何?”
夏侯楙早有準備,隨即開口:“末將以為郭使君的建議更為穩妥,分兵而守雖然冒險,但若戰事不利便有了回轉的餘地。”
張合有些驚訝,在他以往對夏侯楙的印象裡,對方一般都保持中立態度,就是那種什麼都無所謂的態度。
此前卻積極上疏廟堂,今日又讚同郭淮的計劃,而且還說得頭頭是道。
張合也懶得多想,權當他是開了竅了。
沉思片刻,張合最終同意了郭淮的請求,並馬上下令讓他率軍前往北原修築營寨。
..........
五月,進入夏季的洛陽城依舊沒有擺脫疫病的困擾。
昨日在東堂跟毋丘儉、高堂隆兩人的碰頭又是一番不愉快的經曆。
曹叡沒把怒氣發在二人身上,可心情始終好不起來。
到了第二日,在聽到一份東線的軍報後,曹叡便再也控製不住自己的情緒了。
“稟陛下,吳國起兵十餘萬,分三路大軍寇邊!”
“吳國上大將軍陸遜和大將軍諸葛瑾率兵一萬屯江夏、沔口。”
“吳國鎮北將軍孫韶、奮威將軍張承領兵一萬向廣陵進發。”
“吳帝孫權親率十萬大軍已到巢湖,直逼合肥而來!”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