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以後坐一起開會,該如何叫呢?
不如一個叫阿世,一個叫阿英。
同樣的,楊偉也是個貧寒之人,甚至連寒門都算不上,但就是這樣的一個人在任尚書郎期間也敢大膽規勸天子不應大興土木、修建宮室。
並且他在任上還主持編撰了《景初曆》,成為中國古代第一部具有明確的日食推步內容的曆法。
值得一提的是這家夥也是個暴躁力諫的主,曆史上曹爽伐蜀,他反對鄧颺的計策建議馬上撤軍,見曹爽猶豫,他敢當場指著曹爽的鼻子罵:鄧颺、李勝皆是庸才,將會敗壞國家大事,應該將他們斬首!
夏侯獻不是受虐狂,但他喜歡這樣的人。
不怕彆人罵,他更怕自己會犯錯。
參軍還有一位,有意思的是,此人也姓楊。
楊囂,楊修之子,出自當年盛極一時的弘農楊氏。
不知道是否是從小跟著他祖父楊彪生活的緣故,聽說楊囂雖然名字聽上去很囂張,他為人卻很是謙遜,完全沒有楊德祖的那骨子傲勁。
總之四位參軍中,有三位姓楊,夏侯獻給了他們一個出道名,喚作“參軍三楊”。
希望是個好兆頭吧。
大將軍主簿,夏侯獻看中了北地郡人,傅嘏,字蘭石。
陳群的司空掾起家,弱冠時期便已知名於世,為人才乾練達,有軍政見識。
不得不說,大將軍的招牌放在這裡果然比什麼都強,他們中大部分人壓根從未打過交道,但一紙征辟狀下去,全部欣然應征,無一拒絕。
然而,就在夏侯獻風風火火征辟了這麼人後,孫禮卻在第一次大將軍府會議後單獨留下,似乎有話要說。
“德達公是有何要事嗎?”夏侯獻看出孫禮心思,以請教的語氣問道。
孫禮是個幽州武人出身,樣子有點不怒自威的感覺,他稍稍一皺眉,眉頭便成了“倒八字”。
“大將軍,府內征辟的這些人我看過他們的履曆,也大致接觸了一番,的確是有才能之人。”
“但是,會不會派係太明顯了?”
夏侯獻直言不諱道:“的確,他們多為關隴人。”
孫禮見對方如此直接就回答了,便知道對方定是有意為之。
事實上,魏國自建國以來對關中乃至隴右士族都是打壓或是排擠狀態,大將軍上台想要向關隴士族表示親善本質上並沒有錯,但做得如此明顯勢必會引起中原士族的不滿。
然而這些赤裸裸的話,即便是心直口快的孫禮也無法說得太露骨。
他嘴上如是說道:“大將軍這麼做有失偏頗,我大魏年輕的人才有很多,要多給他人留些機會。”
經過一段時間的磨合,夏侯獻發現孫禮也在迎合著自己,說話沒那麼刺耳。
當然,一定是因為他夏侯獻是個聰明人的緣故,否則這番話對曹爽說,曹爽勢必會問:能否說具體點?
夏侯獻看向孫禮,問道:“德達公可有賢才舉薦?”
喜歡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請大家收藏:重生夏侯,從街亭開始小書包小說網小說網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