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月中旬,荊州一帶有入汛之跡象。
近來大江上的風向也開始變化多端,不再是單調西北風。
夏侯獻生怕吳軍使用什麼妖法“借”得一夜東風,效仿當年赤壁故事,故而對此十分警惕。
好在自從雨下起來後便沒有停歇,這使得火攻的威脅相對降低,雙方進入了短暫的對峙。
但也正因為這春雨連綿下了個數日,給圍困江陵城的魏軍造成了不小的困擾,荊州城內的吳軍得以喘息。
“大將軍,這雨已經連續下了五日,始終不見放晴。”
“我軍費了好大功夫,犧牲了多少人力才填的城北護城河,因為這場雨而功虧一簣。”
“土山被毀,地道被淹,許多工事都受到影響。”
“最主要的是,江陵背靠大江,原本我軍在沒有拿下百裡洲前就隻能三麵合圍,如今吳軍援軍儘數前來,又進入春汛,隻怕......”
大帳內,鐘會顯得有些焦慮。
此前他極力主張進攻百裡洲,以圖斷了吳軍的補給,從而實現完全包圍。
那次一戰的確取得了不錯的戰果,並且還給孫權來個下馬威。
可戰局卻沒有實質性的變化,似乎又回到了一開始的局麵。
“隻怕什麼?”夏侯獻笑著反問。
鐘會道:“明公應該清楚,我軍想要拿下江陵城的最後期限便是春汛來之前的那一段時間,長此以往下去,隻怕戰局對我軍越來越不利。”
還沒等夏侯獻回答,參軍杜預帶著鬥笠走進中軍大帳。
他先是抖了抖袖口的水,顧不得處理袍服底部被濺上的泥汙,便開口說道:
“明公,斥候來報,連日的大雨使得江陵城外的一條人工河渠漲水不少,現在已經和荊沙水相連。”
夏侯獻聞言,立刻問道:“確定那條河渠彙入大江嗎?”
杜預點點頭。
要知道,這荊沙水平時與江陵城的護城河相連,一旦河水上漲,達到通航條件,甚至還連通著大江的話,那被稱作“水賊”的吳軍便真的如魚得水了。
聞言,鐘會的眉頭皺得更緊了,這個消息進一步印證了他的想法。
他轉頭看著自家明公,心中暗自猜測。
或許是明公身為一軍統帥,不能一看形勢不對就立刻下達撤軍命令,那樣的話會顯得太過兒戲。
所以他遲遲沒有下達命令,就是等著他們這些幕僚來勸他的退兵。
然而,夏侯獻好像依舊很是淡定,他看向杜預問道:“元凱,征南將軍那裡如何了?”
杜預答道:“和我軍一樣,為了避免重蹈當年襄樊戰場的覆轍,在漲水的第二天便移營至地勢相對高的地帶。”
“嗯...”夏侯獻對王昶的選擇表示認同。
事實上,此役與當年圍攻襄平一戰有些許相似之處,都是久攻不下遭遇大雨。
但此一時彼一時。
當時公孫淵孤立無援,而且遼軍也沒有完善的水軍,所以隻要魏軍自己堅持住,遼軍必然崩潰。
然而現在卻不同。
吳軍的戰船不是擺設,而且根據方才杜預所言,吳軍此刻已經具備將戰船直接開到江陵城下的條件。
夏侯獻不能賭。
一旦大軍被泡在水裡,那自己便成了昔日的龐德、於禁,他孫仲謀要威震華夏了。
“這樣吧。”夏侯獻想了想說道,“江陵城東的地勢相對低窪,而且吳軍也打通了那裡的航道。既然如此,不如讓王昶在城東的軍隊撤下來吧。”
“這的確是無奈之舉。”鐘會道,“但是一旦撤了,就很難再奪回陣地,而且吳國的援軍也能順利進駐江陵城,那這一戰還如何進行下去?”
“不如....”鐘會決定順水推舟勸夏侯獻退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