咳咳~
其實倒真不是為了援軍一事。
此番南郡之戰不同於當年曹孫劉的那一戰,首先經曆赤壁戰敗後,曹操雖然留下了曹仁、滿寵、徐晃、樂進等諸多名將守衛荊州。
但在不久後,曹軍的主力便不得不撤出荊州戰場,支援淮南。
沒錯,同年十二月孫權帶著號稱十萬大軍,開啟了他第一次合肥之旅。
所以,儘管後來曹操不斷派出軍隊去增援曹仁,但實際上曹仁手中的兵力是捉襟見肘的。
而此戰卻不同。
魏軍此番不僅帶來了洛陽中軍,還動員了荊州、豫州多地的駐軍。
本就是主力壓陣,就算想要增兵大抵也是無兵可調。
而且不到萬不得已,夏侯獻是不會去調秦朗的。
所以夏侯獻更關心的是糧草的供應和糧道的安全。
鑒於當年南郡之戰的前車之鑒,夏侯獻給夏口的張合軍傳令,讓他們沿漢水西進至竟陵一帶,把持水路糧道命脈的同時還能作為後備軍。
而江陵這裡又不得不分出一波兵力北上協防當陽,以防吳軍效仿當年關羽的“絕北道”。
幾日後,司馬昭和陸抗從大江上遊撤營而歸。
這是夏侯獻給他們的命令,畢竟他們手上沒有正兒八經的戰船,即便留在那裡也無法有效阻擊武陵蠻順江而下。
況且現在江水上漲,稍不留意就可能被留在大江南岸,那可就損失太大了。
不過好在夷陵方麵的樂綝、州泰都是經驗老道的宿將,他們成功牽製了步騭的主力,使他們不敢離開夷陵半步。
二人回城後便第一時間向夏侯獻複命,夏侯獻跟陸抗交待了幾句後,單獨留下了司馬昭。
司馬昭微微回頭,確認陸抗離去才開口:“奉明兄,自打進城以來,這陸幼節就顯得悶悶不樂,我猜啊,奉明兄用計把江陵城給淹了,他陸抗身為江陵縣侯,食邑有失啊,哈哈。”
夏侯獻沒有回話,或許陸抗隻是感歎昔日繁華的江陵城會變成這般殘破吧。
“子上,你可記得牛金?”
夏侯獻冷不丁的發問讓司馬昭一愣,“牛金?我記得以前是家父的部下,不過在鹵城一戰殉國了。”
“嗯。”
夏侯獻點點頭,開始為司馬昭講述當年曹仁是堅守江陵的事跡。
人們都知道張文遠威震逍遙津,殊不知這種打法並非是張遼首創,早在當年的南郡之戰,曹仁便使用了,甚至之後竟成為曹魏南方守將抵禦東吳包圍的通用戰法。
總結一下就是:以少量精銳,打崩吳軍士氣。
而作為曹仁部曲將的牛金,便是帶著三百死士,突入吳軍陣中,而後牛金被圍,曹仁竟隻帶數十騎出城解圍,不僅救出了牛金還順帶斬殺不少吳兵。
經此一戰,圍城的吳軍士氣大潰,曹仁這才得以獲得喘息之機。
“子上,江陵城如今的樣子你也看到了,想要將城池修築到以前那般固若金湯,短期內絕無可能。”
“而且王昶和我麾下的將士前些日子不斷攻城,已然疲憊不堪,現階段戰力最強的便是你和陸抗手中的軍隊。”
夏侯獻的聲音忽然放低了一些:
“然而陸抗的身份特殊且麾下部曲皆是吳人,到了關鍵時刻未必會死戰,所以我能信賴的隻有你。”
聞言,司馬昭表情變得嚴肅,沉默半晌,這才拱手說道:“大將軍,你下令吧。”
“好。”夏侯獻拍了拍他的肩膀,“如今江陵城東水漲,已能通航,我料想吳軍若來攻城,主力定會在城東集結。”
“我命你堅守城東,務必要挫一挫吳軍的士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