聶友曾與建武校尉陸凱共同討伐珠崖(今海南島),後拜丹陽太守。
吳國都城建鄴就是在丹陽郡,故而丹陽太守相當於魏國的河南尹,可見孫權對其之重視。
今日,精銳無難軍和孫權嫡係丹陽兵作為先鋒,亦可見孫權誌在必得的決心。
“玄武。”
司馬昭忽然看了一眼身旁的胡烈,隨後伸手指著城下的吳軍:
“我給你五百精騎,趁吳軍立足未穩,給他們一記下馬威!”
胡烈出自安定大族,是豫州刺史左將軍胡遵之子。
司馬昭知其悍勇,自打夏侯獻跟他說起曹仁的戰法之後,他便把目光鎖定在自己這位小弟身上。
不知司馬昭是如何給對方洗腦的。
隻見胡烈麵無懼色,當即抱拳領命。
“好!”司馬昭大喜,“我親自為玄武擂鼓!”
很快,江陵城東的吊橋轟然放下,一支騎兵部隊向吳軍殺奔而去。
起初吳軍的兩位將領並沒把胡烈放在眼裡,雖說儘是騎兵,但沒有步騎協同作戰就這麼貿然衝鋒,與送死無異。
“放箭。”
一輪箭雨落下,人馬皆落的場麵屢屢發生,然而留給吳軍沾沾自喜的時間並沒有維持太久。
魏軍騎兵們大多單手持盾,抵擋著箭矢,隻要馬匹健在,便能繼續保持衝鋒。
轉瞬間,騎兵們踏入吳軍的陣地,如同星火落入枯草一般,一下子就炸開了。
兩軍接觸的一瞬間,能清晰地聽到骨頭碎裂的聲音,而這種聲音很快又淹沒在廝殺聲裡。
胡烈一馬當先。
他雖然長相沒有阿父和兄長那般魁梧,甚至還有些清秀,但他骨子裡西涼人的彪悍,在他騎上戰馬衝入敵陣的那一刻便被徹底激發。
隻見胡烈手持一把長刀,在人群中肆意揮舞,身上、臉上濺上的溫熱,更是讓他殺意倍增。
“好!”城樓上的司馬昭大喜過望。
不過,司馬昭的喜悅也並未維持太久。
城下的吳兵並非烏合之眾,也並非是正在撤退而失去指揮的潰兵。
儘管被騎兵衝擊了一波,一時間有點懵圈,但很快便在有序的指揮下,逐漸開始對胡烈和他的幾百騎兵展開包圍。
一旁的部下看到這一幕,歎息道:“唉~果然還是不行啊,終究是寡不敵眾。”
歎息聲又一次傳來,忍痛割愛五百精銳也就罷了,隻是可惜了胡將軍。
形式急轉直下,這讓司馬昭感到有些恐慌。
如今該怎麼辦?
難不成自己要學曹仁,來個十騎解圍?然後被人稱讚:將軍真乃天人也?
不不不,司馬昭素有自知之明,他知道自己絕非“天人”,更不想上天。
猶豫良久,司馬昭忽然站定,大喊道:“取我馬來!”
“將軍不可啊!”部將當即勸道,“賊兵勢大,將軍何故親身犯險呢?”
“是啊,將軍,當以大局為重!”
“胡玄武與我情同手足,豈能不救!”司馬昭情緒有些亢奮,“爾等休要在勸!”
最後一句話說出口時,司馬昭著實是有些緊張的。
萬一真不勸,那就不太好了。
所幸這時,有人開口了:“司馬將軍,將士們說得對,您是這裡的主將,這裡需要有人主持大局。”
“舍弟的性命,就由我來搭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