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啟下了馬車,抬頭看了看巍峨的太極殿。
我以後就要住在這裡嗎?
我好怕,我要阿母,這裡不是我的家!
見到曹啟一副要哭的樣子,李禪有些不知所措。
羊耽準備抽身,畢竟送到此處他的任務就完成了。“有勞內官了。”
李禪點點頭,將拂塵換了個方向,隨後轉頭對著幾個小宦官耳語了一番。
不多時,幾人回來了,手中捧著一精美的瓷杯。
李禪把它恭敬地遞了上去:“殿下舟車勞頓,一定渴壞了,奴婢這有一杯蜜水,還望殿下不要嫌棄。”
看著對方的笑容,曹啟這才感到輕鬆了一些。
接過瓷杯,咕嘟咕嘟地飲了一口,真甜!
小孩子很容易得到這種原始的滿足。
李禪見差不多了,遂說道:“殿下跟奴婢走吧,不可讓太後久等。”
曹啟點點頭。
在一群內侍的簇擁下,曹啟進入東堂。
雍容華貴的太後今日盛裝出行,見到曹啟來了,她麵露喜悅:“東海王世子果然儀表不凡。”
曹啟還小,不知該如何接話,隻是抬著頭看向那向他走來的女人。<b
r>
她很漂亮,很端莊,但她不是阿母,曹啟在那身上找不到那種依賴感。
郭太後又何嘗不是呢,她沒有孩子,學不來那種母子情深的感覺。
母子二人的初次會麵,預想中的冷場,但郭太後並不在意,隻是照本宣科地進行下去。
她讓黃門監再次口述了詔書內容,並當著曹啟的麵點頭認同,這便是認同了曹啟的帝位。
兩日後,到了太常卿提前商議好的吉日,曹啟換上冕服,群臣備好禮器、詔書,於太極殿正殿舉行登基儀式。
由於前任皇帝尚在世,故而不存在靈前登基這一步驟,於是直接進行第二步。
儀式上,大臣當眾宣讀著詔書,當然,這封詔書名義上是曹啟寫的。
詔書中,先是讚揚武皇帝、文皇帝和明皇帝之功績,後說明我曹啟乃是順應天命,繼位為帝,並以新帝名義詔告天下,稱齊王失德,故而避位。
後,明確以丞相夏侯獻、大將軍秦朗為輔政大臣。
再後,改正始九年為正元元年。
一般來說,新帝改元當在次年元旦正式生效,但由於齊王退位的特殊性,正元年號即刻啟用。
禮畢,群臣皆入太極殿。
隨著小黃門一聲念名,群臣齊齊向殿外看去。
那是兩道身影。
夏侯獻頭戴武冠,穿絳朝服,腰配水蒼玉,腳穿鞋履,右手扶著華貴的佩劍。
而他的左手則是牽著身穿玄赤相間之冕服,頭戴十二旒冕冠的小皇帝。
君臣二人穿過紅毯,踏上玉階。
曹啟坐上龍榻,夏侯獻坐於身側,群臣們的目光齊齊射來。
小皇帝昨日已被教過一些話術,但到了太極殿卻又緊張的說不出話來。
終於,鼓起勇氣,開了口:“我....”
“陛下,不必緊張。”身旁傳來夏侯獻溫柔的聲音,曹啟轉頭看去,看到的是一張慈眉善目的臉龐。
定了定心神,他再次看向群臣。
“朕...”
(本卷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