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55章 諸葛恪:“這對嗎?”(1 / 2)

一艘小船在秦淮水畔的渡口緩緩停靠。

抬頭東望,一座約莫著三十餘丈的丘陵上矗立著一座雄偉的城池。

那是孫權在的石頭山上的金陵邑原址修築的軍城,取名石頭城。

石頭城的周圍建造了許多烽燧,城樓上旗幟飄揚,氣勢威嚴。

因山以為城,因江以為池,天然的地理優勢使它意義非凡。

作為拱衛吳都建業的西大門,石頭城在,建業在。

一個麵容冷峻的中年男人下了船,抬頭望著石頭山上的堅城,對身旁侍從低聲道:“走吧。”

.......

“司馬師?”

東吳丞相諸葛恪拿著一卷冊子豁然轉身,臉上儘是鄙夷:“區區幼弱,喪家之犬,竟來為西賊做說客?嗬嗬~”

“那丞相的意思是?”

“不見。”

“喏。”

諸葛恪走回桌案前坐下,把冊子隨手一放,鬆了鬆自己的腰帶。

站著還好,一坐便感覺勒得慌。

說來也是有趣,諸葛恪的父親諸葛瑾麵容狹長,酷似一張驢臉,可諸葛恪卻絲毫沒有繼承父親的基因。

他真的應該注重一下身材管理了,這類膀大腰圓的權臣一般都沒好下場。

(董卓、曹爽:啊對對對!)

諸葛恪最近痛定思痛,決定控製食欲。

但當豐盛的餐食端上他的桌案後,他便把這事拋到九霄雲外去了。

魚蝦不胖人!

他寬慰自己幾句,大口朵頤起來。

雖是徐州人,但自幼便在吳地長大,口味早已與吳人沒有區彆。

然而諸葛恪的好心情並沒持續太久。

中書令孫嘿從太初宮裡而來,前來為孫和帶話。

“丞相,陛下聽聞有使者從武昌來,想必是有要事相商,何不請他來神龍殿覲見?”

諸葛恪擦了擦嘴,當即麵露不悅:“孫令君是在教本相做事?”

孫嘿一愣,我難道沒說清楚?

明明說的是陛下的意願呀。

噢,這諸葛恪是指桑罵槐!

“西賊無非是迫於魏國的淫威,想要求我吳國出兵。”諸葛恪很是不屑,“現在結盟,莫非讓我承認他們不成?”

“丞相....”

“不必再言。”

孫嘿噤聲,拱手告退。

“哼。”諸葛恪冷哼一聲,扒拉兩口飯,卻再也吃不下了。

他心裡,其實並沒有嘴上說的那般決絕。

第二日,滕胤前來拜府。

當年在孫弘的矯詔裡就有滕胤的名字,儘管孫弘知道滕胤跟諸葛恪的私交很好,卻依然選擇這麼做。

這既是為了拉攏也是為了攪局,畢竟當時那個局麵,孫權死在了荊州,建業這邊是沒有托孤的合法性的。

然而滕胤果斷拒絕,並親手將前來遊說的人綁了,一並送給了諸葛恪。

諸葛恪隨即便在建業展開了一波針對魯王黨的清洗。

而今,滕胤進位衛將軍,領尚書事,為諸葛恪的左膀右臂。

他與諸葛恪還是兒女親家,滕胤的女兒嫁給了諸葛恪的兒子諸葛竦。

故而在私下場合,二人的交談很是親近。

“我聽聞武昌的使者來建業數日,卻被元遜冷落在驛館不得覲見,這是何故?”滕胤開門見山地問道。

“不瞞承嗣,我是因為還未想出應對之法,故而拖延不見。”

諸葛恪自然是明白唇亡齒寒的道理。

揚州憑借東關、采石磯等主要軍事據點,擋住魏軍南下不算難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