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以嚴夏的目標是請其它戰艦前往外部,而不是直接進入聯邦內部。
至於他們到達外部後,絲文明的戰艦可能已經到達內部追不上的問題,嚴夏也考慮在了其中。
……
大概140年後。
昆侖號到達了預計的地點。
這裡空曠無比,沒有發現任何戰艦的痕跡。
“看來我的猜測是正確的。”
“絲文明戰艦已經到達內部。”
“那就通知其它戰艦開始計劃吧。”
從昆侖號四周,四條筷子狀的東西飛出,它們每一根都有100公裡長。
這些“筷子”在距離昆侖號艦體500萬公裡之後再度分散,每一根筷子又分成10根更細的簽子,這些簽子前段在就位之後忽然崩解。
然後……就沒有然後了。
因為已經結束。
不僅是昆侖號如此,周圍的生物戰艦的前端也冒出一根天線般的東西,這些天線並沒有崩碎,而是遙遙的指向虛空之中。
其餘處於各處的艦隊也同樣如此。
幾乎與此同時,在聯邦內的星係內,同樣出現了這樣的場景,不過發射這些東西換成了星城,而不是戰艦。
他們針對的不是某一個具體的東西,而是一片星域。
這並不是一種集中式的武器,而是一種擴散式的“中微子”。
它並不具備什麼攻擊性,但它的作用是無與倫比的。
這些中微子以接近光速飛行,它們十分緊密又十分分散。
它們具有恐怖的穿透力,但這種穿透力並不來自於中微子本身。
因為它們並不是傳統意義上的中微子,它們可以說是文明聯邦創造的基礎粒子。
它們比一般的中微子小,但它們擁有質量,這是為什麼說它們緊密的原因。
而說它們分散,則是因為它們內部的弦並不多。
造成這樣的原因,是聯邦改變了弦的震動模式,提高了它的能量等級。
在普朗克尺度下看,弦變成了一條串聯起來的線,每一條弦都在震動,讓它看起來就像是一串珍珠項鏈。
這些高能“中微子”擊中目標後會怎麼樣?
弦會崩裂。
崩裂時產生的能量在宏觀尺度下可以忽略不計。
但在微觀尺度下,它可以破壞一切秩序。
它會破壞一切信息。
而且難以抵擋。
基本粒子的秩序被打亂,就連嚴夏也不確定後果是什麼,但可以確定的是,不會太好,甚至是嚴重至極。
嚴夏將其命名為“弦信息流武器”,它是真正的秘密武器,嚴夏的底牌之一。
文明聯邦相較於絲文明在戰鬥力上還太弱小,所以這萬年來,他不僅想要在戰艦數量上進步,還要在武器層麵做出創新。
不是低端的武器,平庸的武器,而是能在戰場上起決定性作用的武器。
“就看看它第一次的實戰效果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