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28章 公司規劃(1 / 2)

嚴夏真的開了一家公司,名叫廣見。

水委一廣見寰宇探索星際公司。

很多人提議說這名字老氣了點,不過不知道是不是自己本身就已經很老的緣故,嚴夏覺得這名字還是有些韻味的。

在創立公司的時候嚴夏才知道現階段聯邦的公司體係,星際公司是官方用名,比如說你隻做恒星係內的公司那麼就要注冊成為星係公司,隻做一座星城的公司就要注冊環城公司。

這些注冊名就像地球時期的注冊資本一樣,本身並不是一種限製,而是定位公司本身的目標。

比如你10萬注冊資本,那麼就證明你這老板隻能做10萬元的生意,但之後你運氣好或者實力強做起來了,10萬注冊資本依舊能做幾十萬上百萬的生意,而這個名字也一樣。

環城公司不代表隻能做星城內部的生意,但會讓彆人看低你一眼,你也無法拉攏其他大資本對你進行投資。

當然,聯邦總體注冊公司和地球還是不一樣的,地球10萬注冊資本不會真交10萬,而聯邦是。

必須要交錢才可以創建公司,你創建公司的納稅規模取決於你交的錢的多少,也就是說你交1萬能源幣,那麼這個公司最多隻能存在100個合法的員工,這就限定了公司的規模。

嚴夏覺得這件事很不合理,就問了El為什麼要這麼做。

El表示這是故意抬高建立公司的門檻,不然聯邦的公司太多了,很多想撈錢的人也跳進來,那麼公司本身和聯邦的公信力就會下降,聯邦除了公司之外還有另外一套體係可以讓聯邦普通公民開展商業活動。

公司體係是作為一個非常正規的體係在進行推行,這樣就可以對公司做出一個比較嚴苛的管理,從而製約公司本身的壟斷性。

說到底公司這種東西本身就是一個龐大的群體結構,如果放任的話,特彆是在星際時代中,一個公司很容易變得無比強大。

El本身可以管理這些,抑製這些強大,但是那太麻煩了,嚴夏和El都致力於創建一個能夠自主運行的聯邦,而不是處於強管理中的聯邦。

當某個人或者某群人完全的掌控一個聯邦之後,那麼就會導致聯邦管理層的僵化,管理層的僵化同時就會導致社會性的僵化,從而影響整個聯邦的運轉。

El和嚴夏的放權一定程度上都是在保證聯邦完全的活力,保證聯邦民眾的絕對利益。

在創建公司之後,嚴夏就找了一處比較偏僻的位置建立公司大樓,因為莫比烏斯環形世界足夠大,在絡城的中心租房子可能並不比在野外建造一棟房子的投入少。

嚴夏買了100平方公裡的地,建造一棟占地5萬平的10層房子之後,其他地方就是一座微型星港了。

星港和機場差不多,但也有些差彆,星港不止一片空地,每個船位上還要配備專門的檢修裝置,它們可以隱藏在地下,在飛船或者星艇停穩之後展現出來開始檢修。

這筆投入是很大的,差不多10萬能源幣。

嚴夏建好一切,包括買地的費用一共27萬能源幣。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