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夏在77年後到達了目標星域。
這裡叫做雷迪薩哈姆,原本是琉璃之盾的星域,被開發了小幾千年,上麵有比較完整的基礎設施。
但在拉斯蒂星國占領這裡之後,這裡就成為了超星科技集團的一個恒星係工廠。
恒星係工廠就是利用整個恒星係能源搭建的工廠,是現在比較主流的方向,大量的資源類恒星係都會在之後被這樣利用起來。
其實聯邦早就有這樣的趨勢了,但因為官方一直不肯大規模出售恒星係,讓聯邦中的集團隻能購買官方的材料去製作產品,這是一種限製,也是為什麼諸如奧斯維地這樣的集團會脫離聯邦的主要原因。
聯邦的資源都被掌握在官方手中,這些公司完全看官方的臉色,可以說是被把握住了命脈,也抬高了他們的成本。
為了讓公司發展到更強,利潤更高,他們隻有離開聯邦。
所以恒星係工廠主要在聯邦之外出現,並引申出了另外一個概念,那就是集團星域。
集團星域可以是星國內,也可以是星國外。
星國外的集團星域也就是由集團把控的星域,嚴格來說,他就是一個星國,很多人也將這種公司集團叫做公司型星國,從上到下的國民都是公司成員。
公司型星國一般來說都超過千萬億市值,達到超星科技集團現在的規模。
奧斯維地集團其實也算是這類。
到達目的地之後,嚴夏一下星艇就召集了所有人,並將自己的方案發了下去。
隻有夕顏和夕茗知道,這些方案是嚴夏在星艇內的幾十年完成的。
工作狂人!
嚴夏不在意有人背地裡這麼想自己。
他也沒時間去想。
就像喬托分的緊急一樣,嚴夏也有自己的緊急。
人類文明不能在這場維度競爭中落後,至少也要在後期達到2.9級,有一定逃跑的能力。
將事情安排下去之後,他就不再管了。
這不是他的專長。
整個雷迪薩哈姆這座恒星係工廠分為三個區域,一個區域是研發區域,占地很小,但是能耗最大。
研發需要算力,算力需要消耗巨量能源。
另外兩個是工廠區域,嚴夏現在的地方主要是開發一些設備的工廠,另外一個工廠是製造飛船的。
原本是製造白蛟號,現在已經全麵改造成了製造虛空級飛船的工廠。
嚴夏馬不停蹄的朝著那邊過去。
站在星艇的駕駛艙,此時整個駕駛艙內充斥著虛擬元素,四周的所有東西都隱去,以星艇四周的攝像頭模擬出星空,讓人仿佛在星空中飛行一樣,而不是星艇在飛行。
通過這個,他可以在星艇內就三百六十度看到外麵的場景。
虛空級飛船是很早就確定的項目,此時這片區域已經有工廠建成,並進入投產階段。
這片區域是絕密地帶,整片工廠的長度達到了627萬公裡,為小金條一樣的正方體,如此大的區域內工作的人不足百萬,其他全由機械接管。
並且裡麵的人被要求十萬年內不允許出入恒星係,這裡其實是一片完全封閉的區域。
“現在試產的情況怎樣了?”嚴夏問道。
夕顏和夕茗都是專業的,早已經在來之前就收集好了這邊的數據。
“一期投產了200個零部件,良品率保持在97.027%,還有較多成長空間。”
“預計在100年內達到99%的良品率,300年內達到99.5%的良品率,到時候正式進入量產階段。”
其實距離量產還有相當長的時間。
周邊其他的工廠更新完畢大概得500年後了,正式建造虛空級飛船需要到700~800年後。
嚴夏覺得這個時間是有些長了。
“機器人缺嗎?”
夕茗回答:“現在基本是滿載的情況,預計缺少5%,最多可以將周期加快40年。”
她的實際工作其實就是回答嚴夏的這些問題。
看似簡單。
但若是見到這些工廠的報告就不會那麼覺得了。
每份報告都有幾十萬字的內容,裡麵很多數字組成的信息,她需要去提煉這些信息。
幾乎每天她都要處理上百份這樣的報告,而真正能用到的可能隻有1份,或者1份也用不到,但她必須去提煉,隨時迎接嚴夏的提問。
如果她回答不上來,那她的工作就到頭了。
這是效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