答案肯定是不可能的。
第一種如果是大範圍去做,一般的微型黑洞武器很難達到微觀尺度的密度,那比第二種方案需要的能量還要多。
況且對方不是一個物體,而是幾萬個,所以黑洞必然要精準打擊。
意識不存在這個問題。
意識本身的質量極低,製造意識隻是違背倫理學而已。
不管怎麼說,這都很方便。
……
在時空相陣的力量徹底散去之後,艦隊也沒有受到更多攻擊。
赫克托爾讓艦隊又退後了大概500個天文單位作為緩衝,並在路徑上設立了一些監測器。
監測範圍是整個人魚尾恒星係。
星空安靜得有些可怕了!
赫克托爾升起一股惴惴不安的情緒。
“說到底在超微觀世界對方沒有複雜手段隻是猜測而已。”
“超微觀世界是我們從未見過的世界,我們又如何可能揣測超微觀世界的樣貌呢?”
他召開了一次緊急會議,討論超微觀世界中可能出現的危機。
赫克托爾在拉斯蒂的時候是很自信的。
但在這裡,他沒辦法套用那邊的經驗。
小星國的戰爭依舊是以欺騙、計謀以及能量對轟為主。
而現在這個戰爭,一出手就沒有一次尋常的激光射擊,全是高科技武器。
就連那些堡壘看似射出的是激光,其實內部也蘊藏著很多手段腐蝕戰艦的能量盾,那些堡壘就讓他們損失了兩三千艘戰艦。
這場會議並沒有太好的結果,雖然有很多專家參與,但大家對超微觀世界一無所知。
商量的對策是再退5000個天文單位。
現在距離人魚尾恒星係內部還是太近了。
1500個天文單位,如果用一些捕獲小行星的範圍來標定恒星係的大小,那麼他們現在還處於恒星係內層。
這麼計算,太陽係都有近20萬個天文單位直徑,3光年多。
人魚尾恒星係的影響範圍能達到7光年外。
當然,真要退那麼多也是不可能的。
到6500個天文單位處,也有0.1光年了,足夠遠。
赫克托爾還未放下心來時。
愛索斯收到了來自大後方的工具意識技術資料。
不過愛索斯卻發現了其中的一些不妥,他找到赫克托爾。
“這些資料中存在一點點缺失,卻不是信息傳遞導致的自然缺失。”
“快子通訊為了保證通訊的質量,會連續發出幾十次相同的信息,保證信息準確度。”
“而你看,我們接收到的這些信息是隨時間遞增式缺失的。”
赫克托爾明白愛索斯提醒的是什麼。
“這是飛行文明做的。”
“它們在從外圍包圍我們。”
之前在落楓恒星係遭遇到的情況就已經說明,飛行文明的布置不僅在人魚尾恒星係內。
如果它們廣泛分布在星空中,一旦形成包圍圈,那麼他們的處境就危險了。
赫克托爾卻沒有第一時間決定離開。
他個人,作為他所率領的卡賓艦隊,他們的任務還沒有完成。
況且,他們現在未必能走掉,連敵人的位置都不知道,說不定走的時候,恰好正是往敵人的包圍圈更內部走。
“我會安排在原地展開防禦網,雖然不一定有用,但你的動作要快一些,1年時間,你能完成嗎?”
愛索斯笑了笑。
“甚至不需要那麼久,聯邦在這方麵的技術早已經登峰造極。”
其實他也有點意外。
在他看來,赫克托爾絕對不是大公無私的人。
所以他想著赫克托爾知道這些信息後第一時間應該是想逃。
卻沒想到他選擇的是留下,而且相信他。
其實他隻是從一些資料中推論出了這個辦法而已,具體有沒有作用那還另說。
赫克托爾竟然這麼相信他。
其實如果赫克托爾知道他這麼想的話,肯定會直接告訴他自作多情了。
他沒有離開單純是主神空間的任務。
這次任務帶有強製性。
如果收集到的資料不足60%進度會死人的。
赫克托爾在愛索斯去完成工具意識培育之後,開始下達指令。
讓所有戰艦都聚集起來,在外圍圍成一個球,將主艦和其他更大的戰艦保護在其中。
根據之前的經驗來看,就算是超微觀力穿透性也沒有那麼強。
其實也理所當然。
作為微觀世界中幾乎最小的粒子,中微子都可以隨意在萬物中進行穿梭,甚至是恒星內部。
那是因為它作用力弱。
而超微觀力的作用力卻不弱,對彆的物體造成影響,本身就是能量的傳遞,當自身能量傳遞出去後,自然它本身就沒有那麼多能量了。
越強的攻擊必然穿透力越弱,除非它打擊的目標遠弱於這攻擊本身。
“大概能抵擋一些吧。”
“那些家夥的移動速度應該沒那麼快,說不定等意識製造出來,它們的攻擊還沒有到。”
赫克托爾抱有樂觀態度。
但事與願違。
敵人的攻擊在4個月後就開始了,或許是發現了他們沒有逃走的跡象,就算包圍圈沒有閉合,就已經迫不及待。
這次的攻擊更是詭譎無比。
赫克托爾親眼看見一艘戰艦毫無征兆的炸裂。
是真正的炸裂。
整艘戰艦被擊中後變成一塊一塊的顆粒,如同物體撞擊到了水麵,那水炸裂的感覺。
在整艘戰艦被摧毀之後,那些碎裂的顆粒飄蕩在周圍,製造了一層格擋。
就連相距100萬公裡的兩艘戰艦都聯係不上,讓赫克托爾對飛行文明有了新的認知。
“找尋攻擊方位,反擊!”
這個時候自然不能坐以待斃。
就算看不到敵人,也要用手段進行反擊,說不定可能找到敵人的破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