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換成楊銳,說不定一塊錢都能說出來。
這個清中期的鯊魚皮書匣,兩三萬的還是值的。
“你給的太低了,老東西,鯊魚皮書匣可不多見呐!”店主倒是不著急,笑眯眯來了一句。
“那你出啊!”
“你看著給,加點兒。”
林豐草還真是沒碰上這樣的店主,就這麼一來二去,最後加到了八千,但是店主還是不還口兒,讓他“看著給”。
餘耀和楊銳對視一眼,兩人都明白了。
這特麼是碰上“坐地泡”了!
坐地泡,本來是一句北方俚語,大體意思就是撒潑耍賴,坐地上不起來,又哭又鬨,不達目的不罷休。
不過,在古玩行裡,坐地泡不是這個意思,專指店主這樣的人。
表麵上看,是在談價,但賣東西,卻就不出價,一直就讓買家看著給;你要是給低價,他就說少了,讓你一直往上抬。
古玩行裡的“坐地泡”,往往就是對東西心裡沒底,對價格不能掌握到位。所以遇到覺得懂行的買家,就這麼磨,一直把你給磨煩了,有個什麼疏漏,或者叫出最後的價格,他覺得差不多了,最後才會出價。
清代的鯊魚皮書匣鮮見,也找不到拍賣記錄可參考,而且他把東西特意擺出來,應該就是存了這樣的念頭。
說不定,要是林豐草之前沒人和他談過價兒,也就是說林豐草是第一個,他磨到最後也不一定出價;把林豐草磨走了,再磨上一兩個人才能最終定下主意。
在古玩行裡,碰上這種人,除非是碰上了特彆心愛的東西,最好是遠遠躲開。
餘耀扯了扯林豐草,把他拉到了一邊,低語起來。
楊銳居然沒跟過去,卻走到店主跟前,乾脆直接,“老板,這東西是你的嗎?”
“這話說的,不是我的我擺出來賣?”
“那你這總不出價,我們怎麼買?”
“你們出你們的,我覺得合適就賣。”
楊銳看了看店主,“八千不行是吧,六千!”
“啊?”
“四千!”
“······”
“兩千!”
店主一直掛笑的臉終於拉了起來,“哥們兒,不想買的話,也彆多事兒!”
“是我不想買,還是你不想賣啊?”楊銳冷笑。
“到底是誰買?你買我跟你談,他買我跟他談!”店主一邊說,一邊掏出手機,在上麵快速摁動。
“現在是我買!”楊銳道,“出價吧!”
店主臉上泛起不屑,“說了看著給,聽不懂嗎?”
推薦都市大神老施新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