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個錫製瓜形罐,眼力到位的人,能看出是清代的名家作品。
但,清代不少名家的錫罐錫壺,從靠譜的拍賣紀錄來看,五十萬已經算是少有的高價。
餘耀一時也無法從“無肉亦歡”關聯到誰。不過,經過進一步的參詳,他將這件瓜形罐的年份定為明末清初。
同時,這瓜形罐工藝複雜而又精美,尤其是刻字刻款,不是常規意義上的名家作品,應該是頂級名家。
這些算是新的確定,可若是隻靠這些來出手,仍是有些草率。
八九不離十,還是差一點。
其他人的眼力,還沒有餘耀這麼精到,隻是覺得是清代的沒問題,看工手不弱,像是名家的東西。
但沒落名款啊!底上像是個閒章一般。
沒落名款,誰敢冒這個險?
老板和掌眼定價時,料想必定也是盤算過的,他們也確定不了是誰的作品,就按照常規名家的到頂高價來了。
楊銳看了看餘耀,餘耀還是在琢磨。而且因為琢磨這個,都沒去看那件梨形紫砂壺的底款。
楊銳這次沒有附耳,隻是側了側頭,低聲道,“算了,我放棄。”
餘耀愣了一下。
轉而也心說,當斷不斷、反受其亂,放棄也行。如此想著,便移了幾步,過去掃了掃紫砂壺的底款。
結果,紫砂壺的底款居然也不是個明確的名款,而是“白雲道人”。
曆史上用過這個名號的多了,而這件紫砂壺不過四五十年的光景,餘耀想不出哪位紫砂名家也用過這個名號。這把紫砂壺,如此一看,就更沒意思了。
餘耀惦記瓜形罐,迅速又回到近前。
這時候,楊銳已經放棄了,旁邊和對麵,靠瓜形罐最近的幾個人,從表情來看,似乎也都有所鬆弛了,像是已有無心爭搶的狀態。
見餘耀回來了,楊銳看了看他,眼神中帶出的意思,像是:難不成你想出手?
餘耀回看他一眼,轉而又盯著這個瓜形罐,心說,就憑這年份和工手,五十萬,其實可以賭一把!
“謝謝各位老板,開席!”此時,老頭兒的聲音響了起來。
洪亮的聲音一響,餘耀腦袋裡亂七八糟的思緒一下子竟然串聯了起來!
白雲道人?
紫砂名家他沒聽說過白雲道人,但,製錫名家,好像有一個白雲道人!
而且,他還有另外一個號:竹居主人!
可使食無肉,不可居無竹。無肉令人瘦,無竹令人俗。
無肉亦歡?難道說的不是茶,而是竹?
這個款兒,像是竹居主人一時興起,用來代替了名款!
對!也隻有他,年份和工手都能完全符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