餘耀和楊銳回到流水席的房間,新一輪還沒開始,那個帥男竟和瘦削中年攀談了起來,一副虛心求教的樣子。
瘦削中年倒也看不出不耐煩,隻不過那個帥男特彆主動,顯得他有些矜持。
又過了大約五分鐘,添酒回燈重開宴。
這一輪的三件東西,和上一輪恰恰相反,都是小件。
最小的是一枚秦朝半兩錢。
這枚古錢在三件東西裡,算是最小的,但是在秦半兩中,卻算是偏大的了。
半兩錢的製式,是圓錢方孔,正麵兩字篆書“半兩”,光背;一般分為秦國半兩和秦朝半兩。秦國半兩是秦始皇未統一六國之前秦國使用的半兩,秦朝半兩自然是統一以後鑄造發行的。
不管是秦國半兩,還是秦朝半兩,從大麵兒上來說,都不算稀罕玩意兒,普品不怎麼值錢。
但是這一枚秦朝半兩,直徑達到了四厘米半到五厘米,估摸著得有將近三十克。最常見的秦朝半兩,一般直徑都是三厘米多,重量在八克左右。
同時,這一枚秦朝半兩突起的“半兩”二字錢文,略顯狹長,帶著弧形,很優美;且字口深峻,沒有一絲一毫的拖泥倒水。
半兩錢沒有內外廓(就是我們常見銅錢周圍凸起的一圈邊棱),所以邊緣經常有些不平滑,但是這一枚的邊緣鑄造得不錯,規整得很。
最重要的一點,這一枚既有鏽色,也有包漿,而且包漿自然老厚,看著怎麼也得有兩三百年的出土時間了。
傳世精品。
楊銳和餘耀對視一眼,餘耀給了個肯定的眼神。
不過,這是餘耀的眼力,其他人未必這麼想。半兩錢生坑貨比較多,即便是之前出土後又流傳的,一般也不會有明顯的包漿,因為出土後大多就是放著,能看出自然氧化的特點罷了。
而這一枚的包漿,說明出土後就一直是收藏品,而且原主十分鐘愛,必定常常盤摸,有了這個基礎,後續的收藏者,哪怕一直自然氧化,包漿也會更溫潤。何況看著包漿這麼老厚,必不是一個兩個的收藏者常常盤摸。
所以,這一枚秦朝半兩,不少人是帶了疑惑的眼神的,這種看著近乎完美的傳世品,會不會是高仿呢?
見到高仿,容易產生疑惑,見到近乎完美的真品,同樣容易產生疑惑。所謂的“真賽假”,就是這麼來的。其實真的就是真的,假的就是假的,“真賽假”主要還是心理原因。
這枚秦朝半兩,標價是十萬。對於秦朝半兩來說,除去一些特殊的形製,比如母錢或者罕見的特大品之類的,已經算是高價了。
不過,餘耀不這麼認為。這枚半兩從常規的大小、字口、工藝等方麵的稀有程度上來說,十萬確實是高價;但是,這種兩三百年的傳世時間,才是更大的價值!
現在來看,十萬算是偏高的行價,但這一枚因為獨有的特點,價格容易產生波動,沒準兒遇上特彆喜歡的,二三十萬也不是沒有可能。同時,這樣近乎完美的品相,漲勢必然迅猛,過幾年還不知道翻到什麼樣的高價呢!
所以,餘耀給楊銳肯定眼神的同時,手上也暗暗做了個抓的動作,意思是如果喜歡,可以毫不猶豫。
楊銳微微點頭,由此下定了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