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外兩件,一件是夔紋銅方爐,另外還有一軸沒打開的字畫。
“就剩這些了,我大哥說了,要是一腳踢,給你們便宜點兒。”
其實這四樣東西中的三樣,上次上官雨都看過了;如今多出來一軸字畫,不知道又從什麼地方翻騰出來的。
關鍵是,餘耀和上官雨這次來,重點是想問問靳伯聲書法的來路。可這小弟,顯然不太可能比他大哥知道得多。
“畢竟不是大街上買菜,這樣吧,我給你大哥再打個電話,確認一下可以麼?”上官雨問道。
男子皺了眉,掏出一支煙點了,呼出一口,“行,你打吧,誰賣都得是我倆均分。”
上官雨打過去,對方倒是接了。
此人姓趙,叫趙明星,眼前這弟弟叫趙明辰。趙明星早就結婚了,女兒上小學;趙明辰還是光棍一根,和哥嫂侄女一起住在父母留下的這個小院裡。
這個小院,本來是他們太爺爺的外宅。他們的爺爺,因為不是嫡出,所以分家時分得少,錢財物件之外,就落了這麼個小院。
趙明星在電話裡挺客氣,“不好意思啊上官先生,突發情況;這麼著,我下午能回去一趟,你要不放心我弟,等我回去咱再交易。”
“有你這句話我就放心了。那我和你弟弟交易就行。再就是,那什麼,嫂子的事兒我聽說了,在哪個醫院?下午我正好看看去!”
“這怎麼好意思?不用不用!”
“彆客氣了,也還有點兒事兒,上次不買你一幅字兒麼?正好我想問兩句。你放心,不是東西的問題,就是我比較愛研究。”
“這樣啊······那行吧,在右安門,到了給我電話吧。”
掛了電話,上官雨對趙明辰說道,“這三樣我上次看了,我朋友第一次來,再看看。另外,這一軸字畫是新找出來的麼?”
“對,上次賣你那幅字兒,在櫃子裡隔著一塊毯子,沒想到下麵還有一軸,是畫!還沒人看過呢!”
此時的餘耀,已經掃完了那三樣明睜大眼的東西,擺擺手,“這三樣不用看了,一起開軸看畫吧!”
那件“哥窯”海棠三足洗,是民國的仿品,工藝還湊合,但也手也沒意思;那件“永樂”甜白釉暗花紋梨式壺,則是民國時期爛大街的東西,就是仿了個釉色和造型,當年不少大戶人家是拿著當普通茶壺用的。
至於夔紋銅方爐——這香爐連民國時期的都不是,絕不可能是祖上留下來的,沒準兒是這哥倆的父親後來買的,裡麵還有積灰,估摸著以前就是上香擺供用的,也被這哥倆兒拎起來了。
餘耀估計,這香爐肯定是沒人要;至於兩件瓷器,勉強算是老東西,怕是要價太高,想要的也被嚇跑了。
上官雨聽了餘耀說的,不由笑了笑,這三樣他幾眼都門兒清了,何況是餘耀。
上官雨拿著字畫的軸頭展開。
畫心隻露了個頭兒的時候,兩人眼神卻都微微一變。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