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八十八章 鑄器(1 / 2)

史前女尊時代 姽嫿輕語 4531 字 10個月前

感謝可愛夕梨的打賞,忘憂草的粉紅票票……

傷筋動骨一百天,時間過去了三個多月,安兒被變異甲蟲咬斷骨頭的左臂,已經恢複如初了。銘還是默默地拉過她的左手,輕輕地用手檢查著,見確實已經痊愈,才鬆了一口氣。什麼時候,這個害羞自卑的少年,已經成長為沉默卻有擔當的男兒了呢?

接下來的日子,安兒很忙,忙著建造青銅器的熔爐,和一些模具。關於製作青銅器,安兒準備嘗試采用範鑄法。範鑄法又稱模鑄法,先以泥製模,雕塑各種圖案、銘文,陰乾後再經燒製,使其成為母模,然後再以母模製泥範,同樣陰乾燒製成陶範,熔化合金,將合金澆注入陶範範腔裡成器,脫範後再經清理、打磨加工後即為青銅成品。

安兒先來到部落裡的煉銅加工廠裡,一個巨大的露天廠房裡,豎著一個巨大的煉銅豎爐,好看的:。豎爐是由爐基、爐缸和爐身組成的。在爐的鉛筆下部設有金門和出渣、出銅的孔洞,還有鼓風口,整體結構已經相當完善了。

這個煉銅加工廠已經成立近半年了,根據安兒寫下的煉銅方法,經過反複的試驗,終於在兩個月前成功煉製出紅銅來。再加上安兒帶回來的錫錠,煉製青銅器的原料基本上都具備了。

安兒心中有些激動,終於要從石器時代,進入青銅器時代了咩?這在曆史上可是一個劃時代的躍進呢!!雖說安兒穿越過來以後,用變異昆蟲堅硬的外殼,和一些大型生物的骨頭,磨製出可以代替鐵器的工具。可是,畢竟獵殺變異昆蟲是有難度的,做生產出的工具根本供不應求。

如果青銅器就此產生的話,那麼就不一樣了。不但可以生產出生活中的一些器皿,還能煉製出農具和武器。馬上要秋收了,今年種植的糧食,比去年多了一倍還要多,所需要的農具更多。

因而,安兒決定先生產鐮刀,和青銅犁頭等農具。安兒笑了笑,想著如果是若婭在的話,一定會罵她暴殄天物。史前第一件青銅器,怎麼說也得是中華第一劍這樣的,怎麼能是鐮刀、鋤頭之類的呢?

煉製青銅器,第一步是塑模。安兒用粘土塑造出鐮刀的基本形狀。然後是翻範,她用事先調和均勻的細致粘土緊緊貼在泥模的表麵,拍打後使鐮刀的外形反印在泥片上。

然後進行第三步,也就是合範。安兒將翻好的泥片,送到陶窯那兒燒製成陶質的。這樣的青銅範堅硬不容易變形,這可以稱之為陶範了。她把陶範拚合成鐮刀的外腔,也就是外範。再將翻範用的泥模均勻地削去一薄層,製成內範。將內外範合成一體,中間削出的空隙,即為青銅液留存的地方。

然後進行第四步——澆注。將煉製好的青銅液,注入陶範內。待銅液凝固後,將內外陶範打碎,取出所鑄的銅器。一套陶範隻能鑄造一件青銅器,的確浪費了些!

因為是鑄造鋒利的鐮刀,因而青銅液中銅和錫的比例是4:1,是根據青銅器合金的“六齊”來配製的。

製作青銅器的最後一步為打磨和整修。剛鑄好的青銅器,表麵粗糙,紋飾也不清晰,需要經過打磨整修,才能成為一件精致的銅器。

因此安兒的史前第一件青銅鐮刀,經過反複的打磨,才漸漸將利刃磨製出來。

安兒又給鐮刀安了個木把,達兒迫不及待地拿著這個鐮刀去割草,比往常早半個小時回來,口裡還嚷嚷著:“安,這把鐮刀,比以前的骨鐮刀好用多了,抓住一大把青草,輕輕用鐮刀一劃,就割了下來。割第一把草的時候,我用了跟往常一樣的力氣,差點把小腿給割破了,還把我閃了個筋鬥呢!!”

初秋時候,正是孩子們大量儲存喂牲口的草料的時候。達兒和土娃一起出去,每天都要割上半天,分好幾次運回來。今天,他們用的時間比往常少,而帶回來的青草卻比往常還多了三分之一。再加上達兒的“試用心得”,安兒覺得青銅農具生產成功,決定批量生產。

由於部落裡的糧食足夠大家吃的,安兒便停止了部落裡女人們的采集任務,發動她們跟自己學習製作泥模。最後,留下五十個手巧的,組成了青銅器塑範小組。以後,生產精美的青銅器皿,就全靠這些人了。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