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天,秦澤宇正在辦公室裡查看賬目,突然聽到外麵傳來一陣吵鬨聲。
他皺了皺眉頭,站起身來,走到門口打開門。
隻見一個五大三粗的男人正站在院子裡,對著一個工人大聲嚷嚷。
“你們這是什麼果脯啊?質量這麼差,還想賣給我們?”
男人揮舞著手中的果脯,臉上滿是憤怒。
秦澤宇走過去,看著男人,說:“這位大哥,你先彆激動,有什麼問題我們可以好好解決。”
男人看到秦澤宇,哼了一聲,說:“你就是老板?
你看看你們做的果脯,裡麵有蟲子,這讓我們怎麼賣?”
秦澤宇接過男人手中的果脯,仔細看了看,果然發現裡麵有一隻小蟲子。
他心裡一緊,知道這是一個嚴重的問題。他連忙對男人說:“大哥,實在不好意思,這是我們的疏忽。
我們一定會給你一個滿意的解決方案。”
男人雙手抱胸,說:“那你說怎麼辦吧?”
秦澤宇想了想,說:“這樣吧,大哥,這批果脯我們全部給你退款,並且再給你免費送上一批新的果脯,你看怎麼樣?”
男人聽了,臉色稍微緩和了一些,說:“這還差不多。
不過你們得保證,新的果脯不能再有問題了。”
秦澤宇點頭保證:“大哥你放心,我們一定會嚴格把關,不會再出現這種情況了。”
男人滿意地離開了。秦澤宇轉身回到辦公室,把負責質量檢查的工人叫了過來。
“這是怎麼回事?怎麼會有果脯裡麵有蟲子?”
秦澤宇的臉色很不好看。
工人低著頭,說:“老板,可能是最近水果收購的時候沒有檢查仔細,有些有蟲眼的水果混進去了。”
秦澤宇嚴厲地說:“這可不行,質量是我們的生命線。
以後收購水果的時候,一定要仔細檢查,不能有絲毫馬虎。”
工人連忙點頭稱是。
經過這次事件,秦澤宇和徐雪瑩更加重視產品質量。
他們加強了對原材料的收購管理,增加了質量檢查的環節,確保每一批產品都能達到高標準。
隨著生意的發展,他們也開始涉足其他領域。
有一天,秦澤宇在城裡參加一個商業活動時,結識了一位做茶葉生意的老板。
這位老板叫張啟山,穿著一身中式的長袍,留著一小撮胡子,看起來很有韻味。
“秦老板,我聽說你在農產品加工方麵做得很不錯啊。”
張啟山笑著對秦澤宇說。
秦澤宇謙虛地說:“哪裡哪裡,還得不斷學習呢。
張老板,你做茶葉生意,肯定有很多經驗可以傳授吧。”
張啟山說:“哈哈,經驗倒是有一些。我看你們村子裡也有不少茶樹,如果能把茶葉加工也做起來,肯定能增加不少收入。”
秦澤宇聽了,心中一動。他想了想,說:“張老板,你這個提議不錯。
不過我們對茶葉加工不太了解,不知道從何做起啊。”
張啟山說:“這沒關係,我可以給你提供一些技術支持。
我有一些做茶葉的朋友,他們可以過來指導你們。”
秦澤宇感激地說:“那就太感謝張老板了。”
回到村子裡,秦澤宇把這個想法告訴了徐雪瑩。
徐雪瑩也覺得這是一個很好的機會。
“但是我們得先做個市場調查,看看茶葉的市場需求怎麼樣。”
徐雪瑩說。
於是,秦澤宇和徐雪瑩開始在周邊城市進行茶葉市場調查。
他們走訪了很多茶葉店,詢問了老板和顧客的意見。
發現現在人們對高品質的茶葉需求很大,尤其是一些有機茶葉。
他們決定在村子裡開辟一片茶園,專門種植有機茶葉。
徐雪瑩利用自己的空間異能,在茶園裡設置了一個小型的生態環境,讓茶樹能夠在更好的環境下生長。
同時,他們也開始招聘一些懂茶葉加工的工人。
有一個叫陳阿婆的老人,她做了一輩子的茶葉,手藝非常精湛。
秦澤宇和徐雪瑩親自上門去請她出山。
陳阿婆住在村子的角落裡,是一間小小的瓦房。
秦澤宇和徐雪瑩走到門口,敲了敲門。
“誰呀?”屋裡傳來陳阿婆的聲音。
“阿婆,是我,秦澤宇,還有徐雪瑩。”秦澤宇喊道。
門打開了,陳阿婆站在門口。她頭發花白,臉上布滿了皺紋,但是眼睛卻很有神。
“你們來做什麼?”陳阿婆問道。
秦澤宇說:“阿婆,我們想請你出山,幫我們做茶葉。”
陳阿婆笑了笑,說:“我都這麼大年紀了,還能做什麼茶葉啊。”
徐雪瑩說:“阿婆,你可彆這麼說。你的手藝大家都知道,我們想做高品質的茶葉,離不開你的指導啊。”
陳阿婆想了想,說:“好吧,既然你們這麼有誠意,那我就試試吧。”
在陳阿婆的指導下,他們開始采摘茶葉,然後進行加工。
從殺青到揉撚,再到乾燥,每一個環節都嚴格按照傳統工藝進行。
第一批茶葉製作出來後,秦澤宇和徐雪瑩邀請張啟山過來品嘗。
張啟山端起茶杯,輕輕嗅了嗅茶香,然後喝了一口。
他閉上眼睛,細細品味了一番,然後睜開眼睛,滿臉驚喜。
“這茶葉很不錯啊,口感醇厚,香氣濃鬱。”張啟山讚不絕口。
秦澤宇和徐雪瑩聽了,心中大喜。他們知道,自己的茶葉得到了專業人士的認可。
他們開始把茶葉推向市場,剛開始的時候,銷量並不是很好。
因為他們的茶葉沒有什麼知名度,價格又比較高。
秦澤宇決定加大宣傳力度。他在城裡租了一個店麵,專門用來展示和銷售他們的茶葉。
同時,他還利用網絡平台,進行線上推廣。
徐雪瑩則利用自己的禦獸異能,訓練了幾隻小鳥,讓它們在茶園裡飛來飛去。
吸引了很多遊客前來參觀。遊客們看到茶園裡的美景,品嘗了美味的茶葉,都讚不絕口。
慢慢地,他們的茶葉開始有了知名度,銷量也逐漸上升。
隨著茶葉生意的逐漸穩定,秦澤宇和徐雪瑩又開始考慮其他的發展方向。
有一天,徐雪瑩在集市上看到有人在賣手工編織的竹籃和竹筐。
她靈機一動,想到村子裡有很多竹子,如果能把竹子加工成一些手工藝品,肯定也能賣個好價錢。
回到家後,她把這個想法告訴了秦澤宇。秦澤宇覺得可行,於是他們開始尋找會編織竹製品的工匠。
在村子裡,他們找到了一個叫李大叔的人。李大叔的手很巧,他編織的竹籃和竹筐非常精美。
秦澤宇和徐雪瑩找到李大叔,說:“大叔,我們想請你教村民們編織竹製品,我們負責銷售,到時候利潤大家一起分。”
李大叔聽了,很是高興。他說:“好啊,這是個好事。”
在李大叔的帶領下,很多村民開始學習編織竹製品。
他們編織出了各種各樣的竹籃、竹筐、竹椅等。
秦澤宇和徐雪瑩把這些竹製品拿到城裡的工藝品店去銷售,沒想到大受歡迎。
隨著竹製品生意的發展,他們又開始嘗試把竹子加工成竹纖維,用來製作衣服和床上用品。
這又是一個全新的領域,他們遇到了很多技術難題。
但是秦澤宇和徐雪瑩並沒有退縮,他們四處尋找專家,請教技術問題。
經過不斷的努力,他們終於成功地把竹子加工成了竹纖維,並且製作出了第一批竹纖維的衣服和床上用品。
這些產品推向市場後,因為其環保、舒適的特點,受到了很多消費者的喜愛。
在不斷拓展生意的過程中,秦澤宇和徐雪瑩也遇到了很多競爭對手的打壓。
有一次,一個同行在市場上散布謠言,說他們的竹纖維產品是假的,裡麵根本沒有竹纖維。
秦澤宇得知後,非常生氣。他收集了各種證據,包括產品的檢測報告、生產過程的視頻等,然後召開了一個新聞發布會。
在新聞發布會上,秦澤宇把證據一一展示出來,並且邀請了一些消費者現場體驗產品。
經過這次事件,那些謠言不攻自破,他們的竹纖維產品的知名度反而更高了。
隨著生意的不斷發展壯大,秦澤宇和徐雪瑩的財富也不斷增加。
他們在村子裡蓋起了新的房子,給孩子們提供了更好的生活和教育條件。
他們也沒有忘記村子裡的村民,經常給村裡的孤寡老人和貧困家庭捐款捐物。
雖然在生意場上他們有時候會表現得冷酷無情,為了自己的利益不擇手段。
但是在對待村民的時候,他們還是充滿了愛心和關懷。
他們的生意還在繼續拓展,不知道未來還會遇到什麼樣的挑戰和機遇。
但是秦澤宇和徐雪瑩相信,隻要他們夫妻同心,就沒有什麼困難是克服不了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