也不能怪陳煜殘忍,因為這本就是他們一直所堅持的選擇,不與外界交流,自己管自己。
那他現在讓整個海都同等對他們進行封殺,也是對他們堅持孤立主義的一種回應。
“砰~”小區內傳來一道沉悶的槍聲,陳煜知道,張偽已結束了他那邪惡的一生。
“民兵戰士”們也開始有序撤離小區,乘坐著一輛輛雪橇車駛向海都市區。
“陳先生,現在我們去哪?”司機向陳煜問道。
陳煜聞言,沉吟片刻,道:“去基地吧。”
天煜基地海都分基地如今正在大肆招攬各行各業的人才隊伍,雖然基地招收成員已經有了一套相對完整的機製,但今日通過“幸福陽光”小區的事件,他才意識到基地對成員的選拔機製或許還有漏洞。
天煜基地對人才的選拔,除了其本身具有的技能或者是科研能力外,最重要的就是人品,對於人品的考核,很多時候主要還是依賴其在大眾或者是周圍朋友間的口碑與評價。
然而用這樣的方式考核一個人的人品,顯然是非常不全麵的。
人類天生具有趨利避害的本能,懂得如何在他人麵前掩飾自己的真實麵貌,以求得更好的生存機會,認知越高,懂得越多,他們對這種掩飾手法的運用便更加爐火純青。
就比如“幸福陽光”小區的張偽,他在小區內一直以溫和、樂於助人的形象示人,長期發表迷惑性的言論,贏得了不少居民的尊敬與好感。
所謂忠言逆耳,人們天生就喜歡聽那些聽起來悅耳、符合自己心意的話語,而往往忽視了隱藏在背後的真相與動機。
張偽正是利用了這一點,他巧妙地編織著謊言,比如:我們生活在一個幸福的小區,應當心存感恩;外麵整天處於水深火熱之中,餓殍千裡;“幸福陽光”內的所有資源是屬於我們全體所有,其實我們每一個人都是富人……
這類言論極具蠱惑性,讓居民們沉浸在一種虛假的安全感與滿足感中,無法自拔。
張偽通過這些手段,不僅鞏固了他和他的合作夥伴李建東的領導地位,還成功地將小區與外界隔絕,形成了一個封閉的生態係統,而他和李建東,就是這個係統中的絕對掌控者。
使得所有人都心甘情願接受他們的壓榨,甚至對外部世界的變化一無所知,完全依賴張偽和李建東提供的有限信息和資源。這種長期的信息封鎖,讓居民們的思想變得狹隘,對外界充滿了恐懼和誤解。
關鍵是,像張偽這樣的人雖然危害巨大,但被其蠱惑的人卻不自知,被賣了還對他感恩戴德。
自然,這類人就會受到很高的評價了。
陳煜擔心,萬一天煜基地海都分基地也混入了這樣的人,再流到天煜基地總部去,那很有可能就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因此,他決定及時對天煜基地的選拔機製進行全麵審查和升級,以確保基地的純潔性和穩定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