蓋因大乾朝律令:“凡人員遠離所居地百裡之外,都需由當地衙門發放“路引”,若無“路引”或與之不符者,依律治罪。”
得不到“路引”,賈蘊便是逃離,那也無濟於事.....
大鬨一場的賈蘊被那些個小廝擒獲,賈珍怒從心起,這個時代,父親如何訓子都不為過,便是打死兒子,那也無罪。
若是子對父不敬便是大罪過,何況賈蘊此等行為,天理難容。
此事驚動賈母,賈蘊當麵毫無顧忌地怒斥自家父親如何不為人父,如何苛待庶子,已然將生死置之度外。
瞧著賈珍要打死賈蘊,賈母便上前製止,倒不是憐弱惜貧,覺得賈蘊可憐。
忤逆不孝,賈母也甚是厭惡,大乾朝,父母以忤逆、不孝之類的理由殺子,不會被追究,世道如何,由此可見一般。
隻是此事不宜鬨大,國公府出了個不孝的子孫,
傳出去讓彆人笑話,加之寧國公府長房一脈子嗣凋零,賈母便作主,命下人嚴守口風,一個字也不許外傳的同時,將奄奄一息的賈蘊拉去邊關苦寒之地參軍,是生是死,皆由天定……
念及此處,賈蘊不由一陣唏噓,若不是邊關戰事起,賈蘊立功受賞,也得不到千總的職位,更是一輩子也回不到京城……
正當此時,賈蘊見殿門處走出一個身著紅色蟒袍的內侍,心裡一驚,曉得對方地位不低,忙上前恭敬道:“見過公公。”
彆小瞧這些內侍,地位可不低,所謂“宰相門前七品官”,何況皇宮門前。
這些個內侍都是皇帝身邊的人,彆說賈蘊一個小小的千總,便是朝廷重臣,也得客氣些。”
畢竟誰也不想得罪皇帝身邊的人,若是他們告些黑狀,皇帝信了,他們的日子也不好過。
當然,直臣可不怕內侍。
高賢倒也沒擺出一副頤高氣使的模樣,不過也沒個和氣,一臉淡色,算是中規中矩罷,隻見他對著賈蘊語氣淡然地說道:“賈千總,陛下召見,隨本總管來。”
話罷,高賢邁步朝著殿內走去,一句廢話都不曾說。
賈蘊心中並無不滿,也沒有不滿的資格,邁著腳步趕忙跟了上去。
思忖片刻,賈蘊肉疼地從懷裡掏出一錠大大銀裸子,悄摸摸地遞了上去,恭敬道:“公公,來的匆忙,小小意思,不成敬意,還望公公笑納。”
高賢不著痕跡地收下,顛了顛份量,他們這些內侍常收這種好處,手法自然精確,高賢一估摸,就曉得有個二十兩左右,眼中露出一副不屑的神情,不過蒼蠅在小也是肉,總好過沒有不是?
彆瞧高賢是個大總管,可始終都是個內侍,這些個內侍身體殘缺,心思自然擺在其他的方麵,而貪財便是其中之一。
一般來說,內侍在入宮之前家境都十分貧困,但凡有些積蓄都不會自殘身體入宮,所以自己有了銀子,難免會接濟家裡。
內侍們不斷斂財,也希望贖回自己丟失的東西,然後在他們死後成為葬身品。不然會因為六根不全,不男不女而不被閻王收容。
最為主要的便是錢財成為內侍人生唯一樂趣。內侍文化水平不高,又不能行男女之事,故隻有將精神娛樂寄托於錢財與權勢上,或許隻有如此方能證明自己活著的意義吧。
雖說眼前內侍不是一般的內侍,收的好處也是成千上百,不缺錢財,可大總管也是從小內侍一步一步爬上來的,以前養的那些個習慣改不回來。
賈蘊給的少,可是個懂規矩的人,這銀子不光是規矩,也是尊敬他們這些個內侍的態度,極易滿足他們的虛榮心不是?
賈蘊見對方收了下來,心裡也是緩了一口氣,就怕對方瞧不上,甩臉子給賈蘊看。
倒不是賈蘊小氣,實在是這二十兩銀子已是全部身家,他雖是個正六品的武將,一年的俸祿也就六十兩,況且身處邊陲之地,又出生入死,得空了自是肆意享受,這花費也就多了,以至於賈蘊的身家所剩無幾也。
“公公,末將不曾進過皇宮,也不曉得宮中是何規矩,勞煩公公提點一二。”
宮中的規矩,賈蘊不知曉,恐冒犯聖顏,糊裡糊塗便被治罪,那才是冤死了,使了銀子,好歹曉得規矩,總不能白給。
高賢既然收下銀子,這些個小事還是會提點一二,於是高賢一邊朝前走,一邊提點道:“覲見陛下,不可直視聖顏、不可大聲喧嘩、不可……”
賈蘊仔細聆聽,一處都不能落下,待聽完後,賈蘊恭敬道:“多謝公公提點。”
“嗯……”高賢輕應一聲,旋即便不再理會賈蘊,說了這麼多,對得起那二十兩銀子了。
見對方不再言語,賈蘊也識趣地沒有多問,隻是肉疼自個花了這麼“大”的代價,對方也沒個好臉色……
皇宮重地,賈蘊可沒心思打量,低著頭跟著在高賢,沒一會便行至養心殿西暖閣.... txt下載地址:
手機閱讀:
為了方便下次閱讀,你可以在頂部"加入書簽"記錄本次(第一章賈蘊)的閱讀記錄,下次打開書架即可看到!請向你的朋友(QQ、博客、微信等方式)推薦本書,蘭嵐謝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