對於任何朝代來說,繼承人是關係到一個國家命脈存亡的大事。俗話說的好,國有長君,社稷之福。臨朝多年的太子,在積累了足夠的政治經驗之後,也有了抵抗風浪的位置。
隻是努爾哈赤似乎和明朝的嘉靖皇帝,以及滿清後來的雍正皇帝等一樣,對於自己的繼承人問題並不是很關心。
有著很大野心的努爾哈赤在舍不得放掉權利的同時,也在用著一種角鬥的方式,選擇自己的繼承人。
但在這場角鬥中,皇太極無疑是最大的獲勝者。他不僅僅是大金的智囊,更也是一台狠辣的戰爭機器。在對外人惡毒的同時,皇太極對自己人也異常的狠辣。這麼多年了,他整死了褚英,熬死的代善,現在更是眼睜睜看著自己的十四弟被大明朝擒獲,而自己還在這裡慢吞吞的想辦法。
勝利似乎已經足夠接近。
可是,魔高一尺,道高一丈。自己那個早已老了的父親,就像是山林間狡詐的狐狸一樣,一方麵在不斷的抓牢自己手中的權利,另一方麵也在不斷的暗示自己。
他的父親在不斷的給自己爭取時間,培養下一個接班人,這個汗位近在咫尺,可有遙不可及。
皇太極既想讓這那個十四弟永永遠遠的留在大明朝,哪怕就算是回來,隻要不和自己爭奪汗王這個位置,那皇太極儘可能的會留下他的姓名。
滿洲民族,作為一個在貴族深處還是奴隸製的民族,他們從內心之中格外的崇拜武力。努爾哈赤這麼多年,在滿洲政權之中始終保持著自己的權利,除了他卓越的政治手段以外,一個更重要的原因就在於,努爾哈赤能夠帶領大金的漢子打勝仗,能夠獲得豐富的戰利品。
滿洲就像是一台戰爭機器一樣,隻有用鐵和血將他們融合在一起,這台機器才能無敵,而勝利則是推動這台機器不斷前進的重要動力。
在這樣的氛圍下,第一次出征就被敵人生擒的多爾袞已經開始逐漸喪失了他在滿洲漢子心中的地位。
隻是,多爾袞還有一項連他們四大貝勒都不曾擁有的優勢——他的母親阿巴亥是努爾吐赤的枕邊人。
這麼多年,努爾哈赤在遼東山林間不斷崛起的同時,他的後宮也在不斷的壯大之中,可是儘管不斷的有各處的鶯鶯燕燕充實努爾哈赤的後宮,但阿巴亥的地位經久不衰,自從入宮以來,就一直死死的占據著努爾哈赤的心。
儘管各朝各代都有針對後宮乾政的措施,可是後宮乾政又怎麼可能避免。母憑子貴從來不是唯一,更多的時候在中華的土地上還是子憑母貴。
皇太極若有所思,緩緩的從椅子上走了下來看著外麵還在不斷飄落的雪花,皺著眉頭緩緩的說道:
“範先生,外麵的人都風言風語的傳,說你是我皇太極手底下的鷹犬。你的話很多的時候,可都是代表著我的意思。剛才這些話,要是傳出去,你說大汗該怎麼看我。”
“是,四貝勒。是奴才想的不周到。可是四貝勒您還得早些準備啊!畢竟時間這東西可是最不等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