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時空,陳可欣在采訪裡麵說了‘我隻能說,按中影在《投名狀》的投資比例算,內地票房如果不過1.5億,大家就會虧,所以基本上當時我閉著眼睛也知道票房不會低過1.5億,中影不會讓它虧,能夠賺多少不知道。’
中影的掌控力在哪呢?
首先:中影有進口片發行權,所以如果影院排期不好,他們就拿不到進口片拷貝…
其次,韓董的個人魄力…
院線願意相信他!
當然,《投名狀》還是虧了。
因為海外版權收益很低…
尤其是在北美!
北美,《投名狀》點映,口碑差勁,最終報收12萬美元…
陳可欣不信邪,後來《武俠》、《血滴子》又上…
更慘,《武俠》隻上了三天,1.1萬美元,《血滴子》乾脆就一天,5200美元…
原因很簡單——寫實重劇情的類型,老外肯定不買賬呀,彆人自己就有一大堆,中國功夫武術唯一能吸引老外觀看的因素。
所以,沉旭東是不可能投資的…
“你能說服李連結,還少能拉來4000萬美元的投資…”
覃宏比較關心收益:“能賺錢嗎?”
沉旭東琢磨一下,然後道:“有點難,在市場能容納的情況下,大製作大部分情況下會有高的票房,不過,4000萬美元的投資,國內最多也就三億票房,要靠海外,海外…誰也把握不住!”
陳可欣插話:“海外很多地方,影院的收入其實已經變成用來回收宣傳費,很多人根本不看票房!如果我們要討好老外,拍些虛一點的東西,還有歐美市場,這些市場加起來有可能翻內地票房的一倍…”
“…《投名狀》虛不了!”
頓了頓,沉旭東勸了一句:“你想拍《投名狀》,就先說服李連結吧…他隻要願意出演,剩下的就好辦了!”
“…還要找到中影!”
“…嗯,需要中影的支持。”
陳可欣點頭…
這個不用沉旭東提醒的!
事實上,不止他,很多香港公司,很多大片,都想找中影合作。
因為大家看到,中影能夠把一部在香港、在全世界其他地方票房都垮成那樣的電影,在中國內地做成那麼賣錢,大家覺得中影的力量是無敵的…
所以,包括朱延平、周星弛都開始跟中影合作——《大灌籃》、《長江七號》都是中影主控發行!
……
聊了一陣,飯菜上齊,先吃東西。
“其實我之前寫過一個劇本,借鑒的《新難兄難弟》…”
“哦,叫什麼?”
“叫《乘風破浪》…”
沉旭東大概說了一下《乘風破浪》的故事梗概。
他一點也不擔心陳可欣會提前記下這個故事!
《乘風破浪》的故事梗概沒什麼新意,內核就是父子從鬥爭到和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