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頭》破億,最大的影響就是讓天美公司的名頭再上一層樓!
以前隻有中影、華宜、博納能做到億元以上票房,天美公司緊隨其後…
而且以小博大。
不僅票房上取得巨大成功,還推介了一堆演員…
於是,一堆關於《石頭》的研討會紛紛點局,甚至總局都在電影資料館召開了研討會…
不過,沒出圈,反倒是北影的研討會影響最大,因為高芬芬直接破口大罵了!
是這樣的,最開始,專家們對影片中的一些人物、情節設置、畫麵表現等方麵提出了一些意見。
傳媒大學教授胡克表示,“影片中將千手觀音拿來調侃的細節並不妥當,因為那畢竟是表現殘疾人的優秀節目。此外,片中的女性形象都處於弱勢,並沒有為影片帶來太大的亮點。”
一些專家不約而同地提出片中的某些畫麵表現得過於“肮臟”,會使人產生生理上的不良反應。
還有說“我敢肯定這樣的商業片隻是過眼雲煙,瘋狂一把後什麼都不會記得!“
不過當BJ電影學院教授黃式憲提出“這部影片是鬨劇而非喜劇”的時候…
高芬芬“忍無可忍”:“我想問問各位教授、專家,市場大環境下,電影是要讓老百姓滿意,還是要讓各位教授們滿意呢?”
“國內兩大電影網站,時光網,給《石頭》打分的有接近三萬人,豆瓣網,給《石頭》打分的大概一萬人,評分分彆是8.8分和8.6分,滿分是十分…我想知道他們的評分帶不代表大眾的意見?”
“另外,什麼是藝術片,每個人定義不一樣的,難道藝術電影就是神聖的不可侵犯的嗎?《石頭》所反映出來的內涵,各種教授看到了嗎!拖欠民工工資,商人之間的利益,底層人的生活,包括他們的居住環境…那不是肮臟,是寫實!《石頭》去年拍攝的,真實記錄,麻煩各位教授去外麵看看吧,不是每個人都住小區高檔房酒店啊!”
“還藝術片,真要按藝術片宣傳,估計沒人買票!”
“搞清楚啊,現在是市場經濟時代了,不是計劃經濟了,一部片子能帶動經濟就是好片,被普通老百姓說:“好看!”那就是好看!”
“旭東以前跟我講,電影是大眾藝術!觀眾喜歡的話,會用手裡的電影票說話!在我看來,燒掉幾個億拿來愚民的東西,才真正是低級趣味!”
“至於過眼雲煙…我記得當年《泰坦尼克號》的研討會,有個專家說了‘《泰坦尼克號》可能會贏得全世界觀眾的歡迎,但就“電影”而言,該片不過是玩了一次拋撒金錢的遊戲而已。’,由此可見,國內一些教授的水準…”
“另外,市場經濟了,我覺得導演和電影創作人員是沒有資格去教訓觀眾的,隻有觀眾是有權利用手中的票去教訓導演和電影創作人員…”
“以後,我們做的商業片就不勞煩各位教授的點評了,反正你們肯定不喜歡,但無所謂,觀眾喜歡就行!”
啪啪打臉!
高芬芬可謂是…一戰成名。
外界知道沉旭東的公司叫天美傳媒,也知道公司的老板是個女的…
這次終於公開露麵了!
懟的一幫教授無話可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