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實,旭東一般很少批評一部電影,尤其是正在上映的影片!
這樣會給人一種輸不起的感覺。
即便《揚名立萬》已經下映了,《颶風營救2》的排片也隻剩下個位數,零星幾場排片,但依然是《色戒》的競爭對手…
你這個時候站出來批評《色戒》…
而且是在圈子都稱讚的前提下。
很容易給人一種不懂電影的感覺!
這不是熱議嘛。
你們問了,沉旭東就實話實說咯!
當然,沉旭東說的有理有據,而且…
其實,批評《色戒》的聲音也很多的。
“給漢奸整容”,“給維護民族精神的主流文化敲響警鐘”、“用肉色混淆了中國近代的大是大非,用肉色呈上西方主子喜愛的小貢品”
甚至直接罵李胺‘都說學貫中西,我看他是想著西方下跪!’
但架不住李胺牛逼啊,奧斯卡級彆的導演,而且《色戒》剛剛拿了威尼斯電影節金獅獎…
一堆簇擁著!
《三聯生活周刊》立刻反駁沉旭東:《色戒》是偉大的,此片顛覆了華人社會對於抗戰的曆史論述,也超越了原著張愛玲小說的框架,因而光芒奪目!
纏綿的“小敘事”中彰現了家國命運與時代命運交織的“大敘事”,讓《色戒》多了一道人文光束,照射曆史的盲點,也照出人性幽微的角落,成為一股啟蒙的力量。
陳翀也回應‘《色,戒》並不想闡述易先生的政治觀點和他理想死亡的過程,隻是想讓他在這特殊規定情境中遇到王佳芝。人性是很複雜的,在《色,戒》這麵鏡子裡,我們看見的自己是有缺陷和陰暗麵的,我們寄予希望的、理想化的情感原來是有汙跡的!’
李胺自己解釋:‘拍攝《色戒》是為了搶救一段可能會被逐漸被人們所澹忘的曆史,是為了還原原著作者張愛玲所親身經曆的山河破碎、國土淪喪、積貧積弱、戰火頻仍的中國近代史的麵貌,如果我這一代人不拍後人就沒機會拍了。’
嗯,說的都很有道理啊。
就跟《嫁給大山的女人》,被拐,到最後愛上拐賣罪犯…
這也是事實嘛!
哦,沉旭東被一群‘公知’當成標靶了…
網上各種罵他,說他不懂人性之類的。
很正常,胡哥當年看完《大江大河1949》,寫了篇讀後感,感慨一下,然後被各路公知圍著罵,戲子、藝人啥也不懂之類的…
沉旭東當然不至於被罵啥也不懂,畢竟他是第一流的編劇,暢銷小說寫手。
那就罵他看不懂李胺,不懂藝術…
……
但是…沉旭東有博客的,彆忘了,他是作家!
打筆仗,那可是作家傳統的東西!
沉旭東立刻起草了《直說了,我覺得《色戒》不應該公映》:
先說結論:《色戒》是一襲華美的皮袍,無論外表多麼光鮮亮麗,其內核就是想告訴你一件事:如果一個漢奸能做到“潘驢鄧小閒”,那麼,他就能把王佳芝變成潘金蓮!
當然這與曆史不符,隻是張愛玲和李胺認為他們更懂得人性,更懂得曆史,更懂的世界!
先說國內的刪減版本,看得人莫名其妙,一點意思都沒有,就是一群青年要刺殺漢奸,因為女主角變卦,而失敗了。
女主角為啥變卦呢?因為她不堅定。她不是一個革命者,她自以為是。
和漢奸朝夕相處,青春的熱血和激情以及對人生的況味有了新的理解,本就不堅定的革命意誌就更加渙散。所以要殺漢奸的時候,心軟了,滿盤皆輸。
就是這麼個事兒。
然後我看了完整版…
我實在不能理解為什麼要那麼大的尺度!
我個人感覺漏點完全沒有必要,少了恥骨的蠕動碰撞…
特寫表達不出情緒?
然後我就想到了賣點!
毫無疑問,床戲是賣點。
作為製片人,我太了解這些東西了,什麼藝術,什麼曆史,什麼探索人性…賣點,你懂嗎?
你可以拍床戲,你也可以拍很長時間的床戲,但你沒必要露點!
你露點是幾個意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