哦,阿郎是《看電影的主編,跟周黎明既是同事,也是朋友,既然阿郎這麼說了,周黎明肯定得去看看!
然後,他很生氣的離開了!
他跟阿郎憤怒的點不一樣,你要拍英雄暮年,馮唐易老,李廣難封,張騫奪侯,狄青失意,甚至戚繼光暮年不得誌都行。
非要拍趙子龍?
純粹是沒文化還想顯得有文化。
你把人物換成戚繼光,戎馬一生,末了妻離子散,想起當年京城武試意氣風發誌在天下,老年孤燈濁酒,最後來一句“從軍三十年,未嘗一敗”,這風格一點問題沒有。
趙子龍什麼情節,70歲老將軍出場,戰平麒麟兒薑維,對麵各種驚歎:昔日當陽長阪英雄尚在,真虎將也!
哪有半點烈士暮年的風氣?全是壯心不已的奮鬥之情!
蜀漢那幫人,個頂個的理想主義者。
它的建立幾乎沒有任何社會基礎和階級基礎,主流階層蜀地士族視其為寇仇,政權的核心人物們顛沛半生,在正式建國前動蕩的幾十年裡,支撐著這個集團的力量居然是領袖的個人魅力與一個偉大而縹緲的理想——複興漢室。
關羽死後,劉備舉國之兵討伐東吳,輸得體無完膚,甚至搭上自己的性命!
因此後人才有寧學桃園三結義不學瓦崗一炷香的說法…
換句話講,劉備和由他一手組建的蜀漢團隊,為三國這段血腥的曆史增添了一抹人文主義和理想主義的光彩,這才是三國平話與演義傳誦至今的主要原因!
五胡亂華十六國,黑暗混戰的曆史多如牛毛
而義薄雲天,道德楷模,鞠躬儘瘁的蜀漢僅此一份!
諸葛亮臨死說的啥,是“再不能臨陣討賊矣,悠悠蒼天,曷此其極”,不是“好想家鄉的花啊”。
……
周黎明看到老將韓德與鄧芝,在陣前舉刀互砍,一個高呼“大魏國萬歲”,一個高呼“大蜀國萬歲”…
實在看不下去了,直接起身走人了…
曆史白癡…
大蜀國?
人家是漢室正統!
此時,網上已經開啟了批判模式,逮著《見龍卸甲狂罵:所謂架空,虛構,要麼就是完全來虛的,比如仙劍奇俠傳這樣的,沒有人會去糾結故事到底是在哪個朝代。
高難度的是有虛有實,比如《三國演義。這樣的類型一個起碼的要求,虛的事情和實的事情要合理分開,起碼時代背景你得寫的像那麼回事。
羅貫中寫小說,也沒有在三國裡搞出科舉製吧?
然後看《見龍卸甲,時代是虛構的麼?好像不是,畢竟劉備、諸葛亮、曹操都在,主角還是趙雲,還是魏與蜀之間的故事。
怎麼看都應該是三國。
但劇情完全不是那麼回事!
最讓人無語的是,一個高呼“大魏國萬歲”,一個高呼“大蜀國萬歲”,這都什麼玩意?
諸侯分封的才是國,魏和蜀漢當時都以自己為正牌天子,哪來什麼國的稱呼?
另外那個喊大蜀國的,誰告訴你我們叫蜀了?
我們明明是正統大漢好麼?
你這故事就是古惑仔爭堂口那點事情,社團裡的恩恩怨怨而已。
真想影射什麼可以拍個警匪片,就算放到古代大背景下,一個武俠片承載這個故事完全夠用,青幫洪門袍哥會,哪個不是凶猛異常?
結果您非把三國拉出來,爭天下的大平台上私搭亂建就為體現您那點忠肝義膽?
太垃圾了!
難怪旭東看不上。
這是是劇情上,道具、美術也是各種垃圾,《見龍卸甲明顯的日苯戰國風格…
接受無能…
嗯,半天時間,網上對《趙子龍2還有《見龍卸甲的評價已經是涇渭分明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