坦白講,《趙子龍2》劇情節奏有些散漫,而且之前沒有《定軍山》的鋪墊,對很多不太了解三國的影迷來講,不算友好…
按照順序,應該是《趙子龍》→《赤壁》→《張翼德大破張郃》→《定軍山》→《趙子龍2》…
這不是雙方鬨得不愉快嘛!
而且《赤壁》不可能拍…
嘉禾還有沈旭東乾脆省掉了中間幾扒…
好吧,其實是抱著‘三國係列可以不做,但《見龍卸甲》必須死的心態’,直接整了《趙子龍2》…
當時也沒考慮這麼多…
否則,也不會拍《曹操》
當然啦,整部電影的製作肯定是沒有任何問題的!
嘉禾舉全公司之力賭上自尊心的作品,肯定不會差。
後期製作半年,色調、配樂、特效都是頂級的。
保證讓一般觀眾能看的爽…
豆瓣評分7.6分,時光網評分7.7分,口碑方麵好評居多。
之所以沒到8分,主要還是:無甚驚喜!
沈旭東從一開始就沒有想解構《三國》,這也導致很多熟悉《三國》的觀眾,看著事情再重複一遍,著實是一件沒有太多趣味的事情。
之所以給7.6分,主要冷兵器對戰看得很爽,劇情方麵也沒有什麼大的漏洞…
而且塑造得趙子龍確實忠勇無雙!
然後…《見龍卸甲》…
這電影不止趙雲不對,順便把諸葛亮從神壇拉了下來——吃麵,卜卦,外加不講道義!
所謂的最後兩個錦囊居然是賣了趙雲…
三國演義,蜀漢就兩個完美人設:諸葛亮和趙雲。
趙雲:又帥又能打,不驕不躁,忠誠可靠,能當保鏢又能統兵,號稱常勝將,搞得這麼悲涼觀眾很容易不買賬。
諸葛亮,神機妙算,多智近乎妖,而且也是大帥哥:身長八尺,麵如冠玉,頭戴綸巾,身披鶴氅,飄飄然有神仙之概;
《見龍卸甲》裡麵的諸葛亮找了濮存晰演…
咱就不說長相啥了,扮相過於糙了,敵軍一萬來襲,諸葛軍師扒飯如餓鬼,隨口就是按灶算兵數,倒暗合當年龐孫鬥智的減灶法,與諸葛四出祁山退兵法遙相呼應,真是大大有才。
軍師神算,說雷電交加,嗚呼,趙雲出道戰,倒成了織田信長桶狹間突擊今川義元。布陣,左青龍,右白虎,二十人突擊中路…
大哥,20人打一千?
牛逼!
最後,諸葛軍師翻臉不認人,把子龍將軍做了誘餌…
神機妙算在哪?
嗯,一下子把兩位神壇人物都拉了下來!
差評可想而知…
對比一下,《趙子龍2》簡直不要太好看…
……
其實,西方電影,不對,應該說電影類型,具體什麼類型我也說不好,但大概劇情是一定的:一個老人一輩子奪得了無數榮譽,在老年或者新時代麵對挑戰,麵對自己,實際上是每一個人要麵對的問題,也是西方新教意義上強調的個人職業道德倫理。
《見龍卸甲》輸出的就是這種調調,整部戲的核心是那張地圖:無論你走得再遠,最終都將會回到原點,也就是“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