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章 吊打!(2 / 2)

所以,鳳鳴山之戰,趙子龍放了曹爽一馬!

——或許到達鳳鳴山的那一刻,趙子龍就已經知道了自己的結局。

從這個調性來講,《見龍卸甲》還不錯!

問題是你叫《三國之見龍卸甲》,還是跟《趙子龍2》同場PK…

關於劉得華拒接《趙子龍2》的故事早就傳的沸沸揚揚了。

幾乎所有觀眾就帶著跟觀看《趙子龍》的心態進入電影院觀影的…

然後,獻上了一頓魔改大餐。

魔改就改徹底點,像《影》那樣全架空名字全換,口碑很好。但你又舍不得三國和趙雲的IP,那對不起,我隻能回到三國的世界觀和框架下照著扣分了…

首日票房,雙方相差不大,《趙子龍2》是1200萬,《見龍卸甲》1080萬…

第二天就不一樣了,經過一天的刷屏,觀眾對於兩部電影有了直觀的認識。

公司肯定買了通稿,《見龍卸甲》也有買啊,各種拉踩聶元,說他的趙雲沒有滄桑感,不夠帥之類的…

效果嘛,看票房對比:

4月4號,周五,《趙子龍2》1700萬,《見龍卸甲》1020萬…

首周四天結束,《趙子龍2》7250萬票房,《見龍卸甲》4070萬……

幾乎倍殺!

香港票房,《見龍卸甲》首周680萬港幣,《趙子龍2》則有770萬港幣…

好吧,香港觀眾也不接受這種魔改…

就這,劉得華在宣傳的時候,麵對觀眾的‘飛碟帽’質疑:“有點像《長江7號》裡的飛碟…”

劉得華表示:“希望大家不要把它講得一文不值。”

導演李仁港則表示,關於趙子龍的全部造型都是根據古代的壁畫作為創作基礎,“我們是經過精心的考究的。”

古代壁畫?

三國時期的壁畫嘛?

具體的壁畫在哪裡?三國軍隊普遍戴這樣子的頭盔嗎?

“我覺得電影不是紀錄片,而且《三國演義》也不是真實的史料,沒有必要去拿趙雲的真實事件進行對比。確實,電影講的就是趙子龍,也確實跟曆史結局不一樣,三國演義本身也不是曆史,也不是三國誌,它也是一個!三國嘛,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談中…”

“三國誌、後漢書你們真正看全的有幾個?不要從電影裡麵學習曆史!”

李仁港說的很…在理!

問題是…觀眾不接受啊。

這個要說到大眾印象這個詞語了,電影肯定是大眾文化,大眾印象不可逆,如果你想挑戰,想為某個曆史人物翻案,大可以去拍小眾的Cult片…

《見龍卸甲》,3500萬美元的成本,劉得華主演,從立項之初就是瞄準全亞洲的國際大製作!

然後你魔改了三國…

最無語的事情是——美術風格明明是日苯風格,但沒有日苯的電影公司願意買進…

也不是,還是有公司想買的,但開價最多也就200萬美元。

橙天的吳克波倒是覺得這是個機會,可以跟劉得華扯上關係,但他的錢都用來投資《赤壁》了。

現在的情況是這樣,《趙子龍2》全方位吊打《見龍卸甲》,而且後者恐怕很難收回成本…

唯一值得慶幸的是《見龍卸甲》的韓國票房還不錯——首周末觀影人次25萬,跟《趙子龍2》差距不大,後者是27萬觀影人次…

(本章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