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七章 首周8200萬(2 / 2)

采訪的記者反駁:“徐婧蕾說小眾也是有意義的!”

“是啊,當然有意義,但商業電影就是大眾化的…我們現階段的主要任務是服務大眾,而不是把電影變得小號眾化…”

“我其實一直懷疑一件事,很多自詡專業的影評人,到底享受的是電影,還是享受影院裡就坐著兩三個人那種感覺?”

“那你自己怎麼評價《重返20歲》?”

“一部新的類型片,這鐘奇幻喜在設定可以加上各種元素,比如說男女主角互相變身…或者會互相穿越時空…”

……

是的,《重返20歲》再次被很多專家詬病:缺乏創意,沒有意義!

缺乏創意指得是‘創意部分來源於好萊塢類型片《重返17歲》、《女孩夢三十》…包括《童夢奇緣》’…

呃,說的有道理!

創意上確實雷同,這玩意洗不掉,也不用洗。

至少人家沒有直接給你扣上‘抄襲’的帽子

一旦抄襲的帽子扣上了,很多人真的會信以為真的——至今一堆人覺得《夏洛特煩惱》抄襲《佩姬蘇要出嫁》,覺得《我不是藥神》抄襲《達拉斯買家俱樂部》…

自媒體蓬勃發展後,很多看電影電視劇太少的人,往往是認不清什麼叫橋段什麼叫抄襲,在他們眼裡,他看的第一部此橋段電影,就是這個橋段的開山鼻祖。

自己見識少,還覺得自己很正義,蠢貨!

沈旭東特意發了博客解釋了一下:其實,電影拍到今天,已經沒有什麼故事是沒拍過的了。

現在電影不要隻看所謂的“情節”,尤其是那些細枝末節,很多時候無法避免會出現的“情節”和畫麵,構成一個電影的不隻是故事,而更重要的是講故事的方式。

PS:建議所有學電影的都買一套《AlfredHitchcockPresents》,就是《希區柯克劇場》,希區柯克擔任製片人,從1955年到1965年,連續製作了十年,共360集,每一集都是一個精彩的獨立故事。看完後,你會發現,幾乎所有的故事你都能從裡麵找到影子!

另外,感謝大家的支持,《重返20歲》首周末8200萬的票房,院線給出了2.83億的票房預測,我吹的牛逼眼看就要實現了!

……

《重返20歲》首周末三天8200萬的票房,著實驚到了不少人。

這是廢話,畢竟公司也沒預料到。

宣發部門給出的最佳預期首周5000萬,最終破億!

這個數據是基於現如今的大環境給出來的。

很符合實際的。

而且,《重返20歲》的主演陣容不算強大,作為戲核女主角的扮演者才經曆了一部不算成功的電影。

唯一有點人氣的應該是配角井博然,去年《加油好男兒》的冠軍,但他的表演…也就那樣。

所以,沈旭東才要出麵宣傳嘛!

但凡需要主打沈旭東的,要麼是大製作,要麼幕後主創拉胯——人氣不足。

哦,《重返20歲》的主要演員都是觀眾熟悉的,演兒子的是劉怡君,兒媳則是俞妃鴻,管家,也就是女主愛慕者找了遊本昌老師…

全員熟麵孔,但都不算明星。

所以,製作成本是1900萬,其中演員片酬包括幕後酬勞加一起沒到600萬。

植入收入加上貼片廣告收入是2600萬。

宣傳投入1500萬。

沒錯,又是一部以小博大的經典案例。

同行們不知道應該什麼樣的心情麵對沈旭東了。

尤其是華宜兄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