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十九章 沒幾個人對你的文化感興趣的(3/4)(1 / 2)

好事,沈旭東說的斬釘截鐵。

“電影是不是藝術,是不是商業,歸根結底是要觀眾做主的,觀眾有著看好萊塢大片的需求,我們放開了限製,觀眾滿足了…”

“從中國電影的角度來看,也是好事,擴大好萊塢引進片名額對中國電影創作會是一個好的刺激。

粗製濫造的國產電影將遭到殘酷淘汰,那些有機會進入市場的國產製作會更加重視電影本身,而不是那些非市場因素的運作。

對提高中國電影的整體製作水準,對符合電影規律的製作者,隻能是幸事,中國電影雖暫有疼痛,長遠說是好事。”

“我也覺得是好事!”

管虎接話:“我跟旭東聊過《殺生》,他當時對我說‘你為什麼不願意正常敘事呢,正常拍攝不行嗎?’…我當時不以為然,甚至還反駁了一句‘你不覺得這樣很酷’嘛!”

《殺生》,敘事結構上,管虎將倒述、插敘結合使用,玩得特6,然後…觀眾就沒有辦法共情了。

觀影體驗,各種雲裡霧裡,有點看不懂…

然後就給了差評!

管虎攤手道:“我現在挺後悔的,因為《殺生》確實遇到了觀眾反應晦澀難懂的情況…賣的也不行…我後來碰到天美的陳曦,問她如果按照旭東的方式剪輯,能賣多少,她說了‘多了不敢保證,票房過億還是很輕鬆的’…”

“我想說商業表達其實跟電影本身的表達並不衝突,我下一部電影《虎烈拉》,肯定要遵循商業敘事…”

……

產業論壇嘛,肯定是每個人都要發言,陸川、張元、覃宏都說了一堆老生常談的話題。

‘我們要學習好萊塢,我們這些導演習慣導演中心製和去向觀眾布道,向他們講述情懷,習慣了優越性。’

‘我們希望體製上給我們更寬鬆的環境,拍出我們能夠拍的電影,這非常重要…’之類的…

然後何平總結式發言:“好萊塢大片風靡全球,很重要的原因在於好萊塢電影人具備把故事講給全世界觀眾聽的能力…”

沈旭東不樂意了:“我打斷一下,好萊塢的創造力是在下降的,早期好萊塢講故事從來不管你外國人聽不聽得懂,它就是講給美國人聽的。

隻不過美國是世界第一級,所以,它的電影可以發行到全球!

他的電影你看不懂,你也會去了解,比方說《複仇者聯盟》,我甚至不知道雷神是乾什麼的,但我看了電影,立刻了解了一下雷神…”

“我們中國電影人不是不具備講述故事的能力,而是人家老外很多時候其實是不願意看的,因為,你是一個弱小民族,你的東西我不關心,或者說我關心獵奇的部分,不關心你真正的生活。”

“早些年第六代的電影可以暢銷歐洲,就是滿足了歐洲觀眾的獵奇欲,那現在歐洲觀眾看膩來了,他們不關心了,所以,就賣不出去了!”

“我覺得我們學習好萊塢,就學他們的工業化就夠了,這個問題的根源不在於我們是否要講懂故事給世界聽,而是世界是否願意聽我們的故事…所謂的文化輸出是外溢,而不是一味的迎合!”

頓了頓,沈旭東接著道:“從06年開始,嘉禾的電影一直在努力拍攝東南亞觀眾喜歡的類型,後來,我們發現,他們喜歡的東西一直沒變過,就是動作爽片,尤其是打老外的動作爽片!”

“比方說這次的《西裝暴徒》,東南亞十個國家地區同步上映,劇情很簡單,套一個基本的框架,剩下下的全是打戲…”

“按照你的理論,好萊塢大片…”

“對呀,我覺得最多十年,可能都用不了十年,我們的觀眾就對好萊塢失去興趣了…”

……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