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四十六章 有點平淡,力度不夠…(1 / 2)

競演類綜藝,話題或者說爆點內容幾乎都不是演技,而是藝人比較尖銳的矛盾或許容易引發爭議的言行,這些經常壓過表演本身。

因為演技其實是很專業的東西,是一種主觀感覺,讓它變成觀眾看得明白的東西,並不容易。

演員本身很像是程序員。

演員修煉自身的演技,就是程序員寫代碼的能力。最後呈現出來的結果,演員通過角色呈現,程序員通過軟件呈現。

好的演員,讓你看不到表演的痕跡。好的程序員,讓你看不到程序的bug。

你可以不喜歡一個角色,但你不能否認一個角色後麵有很複雜的功力。就像你可以不喜歡一個軟件,但你不能否認這個軟件後麵代碼的技術含量。這個演員對於角色的塑造,是自身的理解,旁人隻能解讀一二。這個程序員寫的軟件,也隻有自己知道邏輯,旁人隻能猜測和推論。

同理,越專業的演員,越難給節目帶來收視率。

越不專業的演員,越可以給節目帶來收視率。

演的差,觀眾看的出。

演的好,觀眾看不出。

演的特彆張揚,觀眾看的出。

演的不露痕跡,觀眾看不出來…

那怎麼辦?

《演員請就位》又名“導演請發火”。

《我就是演員》又名“評委請開炮”。

隻靠舞台上的幾場表演,顯然帶不動綜藝需要的熱度,長期下來,節目組策劃明顯開始向話題偏移,競演概念逐漸被淡化,真人秀痕跡加深。

電視綜藝就是靠看點撐起熱度,熱度則反哺人氣、數據。

這個是競演類綜藝的生存法則,從市場營收角度,熱點話題不可或缺,沒有熱度,再好的內容也無人問津!

但從綜藝壽命及觀眾口碑角度,熱度噱頭可以有,競演概念永遠都是基礎…

今天這期的爆點就是年輕演員演技還有市場…

演技點評主要靠陳楷哥、寧昊,市場方麵,就要靠沈旭東了…

“張一山,你是屬於觀眾看著長大的,我覺得你可以嘗試一下刑偵片…PPTV在籌備幾部刑偵片,你可以去試試…”

“魏大勳…咱們中戲的演員,你很適合喜劇,長相就有喜感…”

“楊陽…估計找你的戲已經應接不暇了吧…我就不評價了。”

……

楊陽,早些年演技還挺自然的,《左耳》、《從你的全世界路過》包括電視劇《新洛神》裡的曹植…

因為,那個時候,他並沒有意識到自己的帥氣可以創造出如此巨大的財富,所以可以拋開包袱以更自然的狀態去詮釋角色…

後來,進化成了黃小鳴2.0版本…

端王!

問題是,黃小鳴後來自己進化成了3.0版本,楊陽依然是2.0…

他演戲時好像首要考慮的就是怎樣展現他的帥,而不是如何為角色服務。

這點很像35歲之前的鄭少秋!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