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博還是挺適合綜藝的。
高情商人間代言——甭管乾點啥,底下一定有評論:高情商!
至於綜藝消耗演員…
反正他都決定接綜藝了,消不消耗也就那樣,與其讓其他節目消耗,不如自己弄。
而且說實在的,他差點掉隊跟綜藝的關係不是很大,要知道,從2006年《瘋狂的石頭》出名後的10多年時間,他成為國民演員和票房號召力,保質又保量。
那個階段,正是中國經濟爆發期,他代表了草根逆襲一類形象,非常接地氣,有廣泛的受眾。
但是當經濟達到高點,消費升級後,他的形象逐漸找不到合適的落地處…
沈滕的喜劇風格,也比他更有都市氛圍。
雷佳音比他更適合各類生活題材片。
沉舟側畔千帆過,演員和彆的任何行當都一樣,都得隨著時代的腳步前進,沒有吃老本的說法。
一旦懈怠,或者卷得不夠聰明,都會發生掉隊!
還是戲路不對——一個明明適合演底層草根角色,這些年偏偏接了很多中產精英感很重的角色,結果就是兩頭不討好、兩邊不買賬。
其實他之所以掉隊,原因停簡單的:不願意出演醜角!
梨園行當有“生旦淨末醜”的說法,不同人演不同角色,有主角有配角,有文戲有武打,有小生有花旦,戲才好看。每個演員都有自己的定位,並不是僅僅靠後天努力就能改變的。
不過,一個可以跟法國總統見麵對談的演員,讓他出演醜角,還是挺難為情的…
扯回來,黃博問了《無限挑戰》的版權問題,沈旭東也不是很清楚,乾脆打電話問了王曉輝。
王曉輝明確說了‘《無限挑戰》的版權已經到手了,準備第二季度啟動!’
沈旭東趕緊問:“那東方衛視那個《極限挑戰》?”
“所以,我們要趕在他們之前…”
“明白了…黃博挺感興趣的!”
“黃博老師…成,我跟他們商量一下…”
掛斷電話,沈旭東對黃博說了一句:“你不要接東方衛視的《極限挑戰》了,他們沒買版權…在大眾看來屬於抄襲!”
“那…PPTV的自製綜藝?”
“你放心吧,既然說了邀請你,待遇上絕對不會虧待伱…”
就算酬勞少一點,也會在其他地方補充,比方說讓黃博參與投資…
徐爭插話:“做綜藝很賺錢嗎?”
沈旭東點頭:“很賺錢,但優秀的綜藝節目很難製作的!”
原時空,徐爭也做過綜藝——《食在囧途》嘛。
就一季,賺了7500萬酬勞,然後不乾了!
原因很簡單:節目失敗了。
運氣挺好,趕在限薪令之前完結的…
“綜藝節目製作很難得,尤其是《奔跑吧》誕生後!”
《奔跑吧》直接把真人秀帶到一個更刺激的時代,瞬間的快感和名氣更大的明星帶給觀眾更強烈的刺激。後邊的真人秀如果想突破前者,需要從模式上有創新。
所以,類《跑男》綜藝都不行,包括重金打造的《挑戰者聯盟》…
……
聊了一會綜藝,徐爭轉移話題,問了沈旭東有沒繼續‘囧’下去的計劃…
“要看你有沒有動力…”
“繼續加料?”
沈旭東搖頭:“公路電影的套路無非就是為某個目的到了異域,企圖用外部的環境矛盾來解決主人公的內部焦慮或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