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火》前九十分鐘,屬於好萊塢悲劇電影設定。
一步步抽走希望,看著目標離自己越來越遠,最後是一個轟轟烈烈的死。
主人公劉欣,年少時目睹了礦工父親的去世,決心征服那吃人的煤礦洞口。
當他終於準備就緒,裹挾著最新的科技成果以及政府的支持,回到家鄉,卻發現礦上的人物全都失卻了神采。
長期的增長停滯與惡化的市場環境,抽走了老同學李為民為煤炭事業奉獻終身的決心,磨去了礦長對未來的信心,給整座城市帶來陰暗的煤渣般的顏色。
劉欣向礦長說明自己的汽化煤改造計劃,得到的是不置可否的答複…
消防隊長阿古力對於親身經曆的地火的恐怖描述,說明項目危險之大,甚至遙遠的BJ,也有人也在釜底抽薪,準備削減該項目的預算。
對技術極度自信的劉欣,不容回頭,與同學李為民,消防隊長合力搭建了一個實驗型煤坑,並親自點燃了第一把火。
火焰平穩的上升,就像慶祝的篝火,成功了!
不用下井也能挖出煤,劉欣父親的悲劇不再會上演。
礦長看到了這一切,打心裡表達了自己的感謝與慚愧。
然後故事急轉直下,由於李為民的不謹慎和利益麵前的沉默,實驗煤坑與大煤場的細小通路沒有被封堵,導致地火燒遍了整個礦場。
麵對紅色警報,劉欣呆若木雞,不知所措,沒有下過井的他不知如何是好。
所幸此時礦長站了出來,維持住了基本秩序,想方設法壓住火勢,隨著火情擴大,甚至不惜親手摧毀這個百年曆史的大礦坑…
然而由於溝通失誤,通風設施被拆除,最終引發了礦場的提前爆炸,一切拯救的努力都化為泡影。
事故導致了一場蔓延整個城市的地火,草木枯萎,地麵過熱,持續了整整18年之久。
周黎明沒看《地火》的預告片,感覺很新奇…
整個故事很真實,男主角劉欣成長在礦區的他對煤礦事業有著特彆的感情,但是他也有缺點,就是隻懂理論,並沒有參與到實務。
男二號,陳瀟出演的李民生是煤礦裡的高工,是劉欣的少年好友。
他通曉實務,但是因為煤礦裡工資實在太低,導致了他也有私心,對劉欣的冒險計劃並沒有加以阻攔,最終釀成了大禍。
草蛇千裡,每一個情節都有鋪墊,人物每一個行為都有詮釋。
前半段是通常設定,以主角成功點燃煤礦,整套設備開始運作為高潮;
緊接著,地火蔓延,地獄的大門被打開,故事進入悲觀設定,直到收尾,主角投入礦洞,以身飼火為高潮…
尤其是災難的特寫,鏡頭清晰地記錄了一切:
瀝青的路麵已逐漸開始融化,鏡頭裡凸顯了高溫所帶來的空氣中肉眼可見的熱量流動,幾乎所有的交通工具統統報廢,路上的車由於橡膠輪胎的融化全都以一種詭異的姿態和道路融為一體,由於地火所帶來的高溫,靠近地火發源地的地區已經開始了小型爆炸…
孩子的哭聲和軍隊疏散的廣播聲相互混雜,所有人都不知道發生了什麼。
畫麵轉到了與人流方向相悖的解放軍,鏡頭一點點的推到其中一個官兵身上,逐漸聚焦。
然後拉遠,切換到看管劉欣的場景…
看到宛如地獄一般的地火蔓延,周黎明倒吸了一口涼氣——太真實了!
難怪說製片成本高達1.8億,確實能看得見的燒錢…
伴隨著地火蔓延,電影黑屏了,周黎明準備起身,然後熒幕重新亮起,色調變得明亮,是一群中學生過來體驗煤礦…
體驗結束,回到了明亮的大堂,客串的陳郝問道:“同學們,大家有什麼想法?”
“過去的人真難!過去的人真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