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六十八章 來勢洶洶(3/4)(1 / 2)

“你知道旭東最佩服哪倆位導演嘛?”

“哪倆位?”

“張藝某還有邱禮濤…”

車裡,陳曦跟譚鬆韻閒聊起來。

譚鬆韻不明所以:“我那天參加象山電影節,沈董說他最喜歡的導演是楊德昌…”

“我說的是佩服…我也很佩服!”

“他們怎麼了?”

“年過六旬依然孜孜不倦,關鍵精力很好,張藝某導演跟人談電影,可以連續探五六個小時,中間都不帶休息的…邱禮濤也差不多,邱禮濤平均一年三部戲,而且他經常熬夜拍戲!”

確實,他倆精力都很旺盛!

“酒債尋常行處有,人生七十古來稀”。

中國人對老年人的理想版本是含飴弄孫,享受天倫之樂。

但張藝某到了七十歲依然保持旺盛的創作欲!

看一組數據:2019年12月中旬,《懸崖之上》開機;

2021年1月,《狙擊手開機》(張和張末聯合執導),2022年6月,《滿江紅》開機;

2023年7月,《第二十條》開機。

除此之外,張藝某還擔任2022年BJ冬奧會開幕式、閉幕式和冬殘奧會開、閉幕式的總導演。

另外,每部電影的宣傳他都有參與!

這種導演速度,當下華語圈的導演也隻有邱禮濤能與之爭鋒,但邱禮濤比張藝謀要少11歲。

這幾年的徐克其實也不遑多讓,但他更多擔任監製…

而且過了70後,徐老怪效率明顯下滑。

陳曦接著道:“我跟周曉峰聊過這個事…”

“周曉峰?”

“張藝某之前的文學策劃…”頓了頓,陳曦接著道:“他說張藝某見到過飛碟,可能是“頭腦經過外星人掃描的後果”。”

譚鬆韻驚訝:“飛碟?太扯了吧?”

這個是陳導演也可以作證,周曉峰在《宿命:孤獨張藝謀》書裡寫過這段…

關於張藝某的神奇地方,餘華也說過:張藝某每天就睡一兩個小時!

“我也覺得有點扯…不過他的團隊執行力確實強,以前都是到處找劇本拍,而且很多劇本都被買了版權,現在是很多劇本找他拍,讓他來挑,變輕鬆了。”

頓了頓,陳曦補充一句:“張導工作室至少有五個項目在進行中…你去了,好好表現,就算拿不到這個項目,有合適的戲,他能想到你,也是極好的!”

譚鬆韻點頭…

……

沈旭東在跟阿謀扯淡…

其實阿謀大學專業是攝影係,然而,在某次去北影廠參觀學習:“我看到了五十多歲的陳佑群在量光,他是六十歲才成為攝影師的。”

“按照製片廠的規定,攝影係學生畢業後,先做三年助理,工作就是推軌道車。做得好,就升為升為二助理,負責對焦。再往上就是大助理,負責量光——正是陳佑群做的工作。

大助理做得好,然後擔任副攝影,最後才能熬成攝影師。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