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章 指責鼻子罵(1/4)(1 / 2)

“首先,我同意於東關於互聯網顛覆傳統售票的顛覆,也是看到了這一點,我才全力下注貓眼,沒有搞地推發行模式…”

“事實上,線上售票不止可以應用在傳統的電影院,很多景點、博物館包括遊樂場也可以開通線上買票的方式,因為很方便!”

“其次,所謂的互聯網模式,我覺得就是扯淡!”

“說白了隻是比煤老板更有文化些的金主,就是掏錢讓電影人辦事,並無太多模式創新。

楽視做《小時代》,其實就是一部粉絲電影,整了一堆新詞什麼社交型觀影、IP電影、電影宣發新模式…

有什麼意義?

能超過十億票房嗎?

觀眾根本不會關心這些電影是不是所謂的互聯網思維!”

“彆跟我扯什麼IP、大數據,這玩意忽悠忽悠不懂行的投資人就行,真以為是什麼靈藥?那你跟我說《奈飛》除了《紙牌屋》之外的另外三部美劇為什麼失敗?大數據不好使了?”

說到這,沈旭東看了眼阿狸影業的負責人:“那個阿狸的娛樂寶,我懷疑是不是合法的,你怎麼保證投資收益?踏馬的,套個名詞,眾籌平台,這玩意說白了就是非法集資加空手套白狼…

彆跟我解釋什麼投資了,所以有參與感…

我就說一句:我國法律明確規定,金融體係裡,一般公開募集的產品需要是簡單的,標準化,產權清晰的。同時,要求向投資者披露完整的投資信息…因為普通大眾不具備複雜的判斷能力!”

“你阿裡巴巴可以做,難道我就不能在貓眼開個眾籌?我可以叫電影寶…反正貓眼三億多用戶呢!”

“最後,我說一句,互聯網思維做電影其實挺好的,把觀眾當成客戶,不要想著教育觀眾,更不要想著在審美上霸淩觀眾,你就想一件事,賺觀眾的錢,而且是內地觀眾的錢,專研內地觀眾的喜好…”

“一些上了年紀的導演們還在堅持過去從電影學院學來的第四代、第五代傳承藝術表達的語言和表達方式…這種方式的電影,市場是不接納的!”

“於老板也不用灰心喪氣,內容產業永遠是靠人說話的,當年美國的大製片廠製度,也被打破了…”

“至於商業模式…電影誕生一百多年,有聲電影、電視都對影院造成過衝擊,但最終,影院贏了,互聯網也取代不了!”

“咱們直接先來說利益問題,電影的製作成本回收問題,如果通過網絡回收的話,廣告、付費點播,就這兩個渠道,這兩個渠道電影麵前都處在絕對弱勢,一部成本3億的電影,通過互聯網收回成本?”

“單片付費點播模式,不可能推廣,因為從你買了VIP,所有資源都免費…這是所有視頻、音樂平台不約而同的選擇!

所謂的VIP收費收的是什麼?

優質的內容?

這隻是一方麵,我跟很多PPTV的VIP會員聊過,他們買VIP,就是覺得方便,雖然他們在外麵也能一個一個找到資源,但在PPTV更方便,因為整合的好,更新及時…

所以,VIP費用其實用戶買的是一個方便而不是真的在為版權付費。大多數買VIP的人心裡想的都是,這些東西我其實免費都能在彆處獲得,但你這確實很多很方便,那我就不費那個功夫了,反正包月包年也沒多少錢。”

“你搞單片付費,這是違背消費者心理的東西!”

“視頻會員費用,不可能覆蓋所有的電影成本的!

我算過賬,即便全國1/4的網絡用戶都買了PPTV價值100的年費會員,那加起來多少錢呢?250億!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