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都懵了(4/4)(2 / 2)

沈旭東擺手:“那你說我寫的東西有什麼藝術價值嗎?我看也沒有吧,但他們都很暢銷…”

頓了頓,沈旭東接著道:“全球藝術市場最值錢的大多是名畫。國內外都是這樣。那麼這些名畫被掛在最牛逼的藝術館裡,它們是足夠被稱為藝術品的,藝術品自然是有藝術性的,這個你不反對吧?”

“對!”

“那麼,大家可以看看這些名畫的價格,用天價形容不為過吧。價格是不是商業性的一個具體表現。這些藝術品具不具有商業性?藝術性和商業性是不是矛盾的,不可調和的,不共戴天的?”

“票房高的商業片本身就具備一定的藝術參考性…聲光電集合,幾萬人參與的電影,管它是什麼類型,怎麼可能沒有藝術性?”

“商業片和文藝片,商業片,在我看來就是用快捷且被證明有效的“套路”快速完成價值觀的傳輸。簡單講就是不太設閱讀門檻,藝術片更在乎作者自我表達,閱讀門檻比較高,當然很多所謂的藝術片就是不懂講故事的故弄玄虛…”

……

跟許知遠交流,肯定會談到商業片、文藝片…

沈旭東早就沒有這方麵的困擾了。

電影屬於大眾藝術。

以現在的大環境來看,電影的商業價值更重要!

相比於藝術價值,讓電影活下去的商業價值顯然更重要。

有一類人就是想靠標準來標榜自己…

人可以驕傲和自豪,甚至真有本事的人也有高傲的權利,但有一點是明確的,以自己的審美規則去嘲笑彆人,甚至妄圖改變彆人的人,都被人民群眾的鋼鐵洪流碾壓成末兒了。

扯回來,許知遠問起了時代——許知遠提問三連套‘你對時代怎麼看?’、‘你對知識分子怎麼看?’以及‘你對這個圈子怎麼看?’

沈旭東懵了一下…

時代?

這個話題也太寬泛了,沈旭東一時之間不知道怎麼回答。

想了想,他才回答:“大的方向就是東西方走向對立…”

“對立?”

“南海的事,你不知道?”

許知遠尷尬撓頭…

沈旭東接著道:“我二十歲左右也覺得我們教科書裡總拿西方特彆是美國作為假想敵,有意無意的加深敵對意識,這在世界和平的背景下,不利於國家間關係發展。

然後隨著世界變化,國家發展,翻牆看世界。隻能說,教材裡對世界大勢的描述是正確的,問題在於過於直白,不像西方,潛移默化的讓你產生認同。

其實,如果說要把西方近三百年對全世界做過的事再讓西方人承受一遍,西方人會覺得這是對他們的詛咒…”

“你覺得會走向對立?”

“對立肯定會加強的…因為我們麵臨百年未有之大變局!”

所謂的“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其實是對現有國際力量變化的客觀闡述。

這個變化是客觀存在的,是不以人的意誌為轉移而客觀存在的。

縱觀人類曆史,隻要是變化,必然意味著現有國際秩序重新洗牌,必然會有一些力量失去某些利益,也必然會有一些力量得到某些利益,直到新的戰略平衡到來。

“現今中國的綜合實力遠超當年的蘇聯,可蘇聯匹配的是多大的利益?中國至今還被困在第一島鏈內…中美兩國彼此不動手的戰略定力是以其他國家和地區的利益做代價的。

到時候,全球除了中美兩國經濟還像個樣,其他的主要經濟體都是一塌糊塗,這是發展的必然規律!”

這回換許知遠懵了,他想問的是‘你對現如今這個浮躁的時代怎麼看,’沈旭東回答了國際形勢…

你不是做影視的嘛?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