賈樟柯果然接茬:“什麼話?”
“乾什麼都要講關係,講錢,拍電影也一樣…其實中國沒幾個人真心喜歡拍戲,但喜歡借拍戲之名,搞七搞八!”
“你也是嗎?”
“我不一樣,我有錢,我要是想搞七搞八,不用借著電影!”
“好的,我們歡迎導演沈旭東講話…”
……
沈旭東穿的是正裝,戴眼鏡,很正式。
開口就是暴擊:“我發現我們的很多從業者沒有敬畏心,沒有危機感,沒有學習的能力動力…
這些人大抵覺得反正我背靠資本,演的爛又怎樣,照樣無縫進組,照樣運作拿獎。演技千篇一律,十個角色一個樣子,台詞當場背,劇本隻看自己的部分,是否研讀理解劇本,那就不得而知了。”
“有個學長跟我說,我們社會中,最無恥、最無底線的人在這個行業中活得非常的好…聽他這麼說,我很難過,但更讓我難受的是…他說的是對的!”
“現在很多所謂的流量演戲,根本沒法看,台詞:口齒不清、咬字不準;
形體:嘴角上揚的萌,人形立牌的舉止…
塑造出來的角色隻會叫人笑掉大牙,自己落得個進退兩難的局麵。”
“演員應該有對演戲的敬畏心,應該有正確的職業觀,即戲比天大,對角色的深究和自身演技的打磨才有資格踏進演員的門檻。
演員必須要有危機感,不應因一時的火爆就忽略了居安思危…這行,沒有人是不可取代的,特彆是空有皮囊的一群人!”
“我希望你們明白,世界並不是圍繞著你們打轉的,我們整個社會的運行是很良好的,千萬不要用自己糜爛的生活方式來揣測整個社會環境…”
“你隨便找個人問問,都說流量明星沒幾個好的,不事生產,破壞社會公德,浪費媒體資源…”
“再發展下去,就要成為社會公敵,人人除之而後快了!”
“我不是在危言聳聽,從去年暑期檔到今年暑期檔,短短一年,流量電影、電視劇已經成為爛片代名詞…當然啦,流量們依然不缺項目,因為影視劇是最佳的洗錢工具,成本不透明,演員價格虛報,一倒手錢就洗出來了…這個牽扯到法律,我隻是耳聞,並沒有證據,就不說了…”
“說回影視,影視劇應該承擔什麼樣的職責?”
“前段時間,我重溫了延安文藝座談會講話,得出結論,同社會效益相比,經濟效益是第二位的,當兩個效益、兩種價值發生矛盾時,經濟效益要服從社會效益,市場價值要服從社會價值!”
“去年,我去日苯遊玩,碰到了一位大阪大學的文學教授淺見洋二,他是東坡先生的迷弟,他跟我說蘇東坡的《赤壁賦》在日苯非常有名,直到現在,日苯在課本中也會提到這篇名作…跟我聊了很多東坡先生的趣事…
我很慚愧,明明是自己的老祖宗,人家卻比我還要了解!
回國之後,我跟藝某導演說起了這個事,他也覺得很羞愧,然後我們決定啟動曆史人物專題係列,第一部就是《蘇東坡》,明年暑期檔上映,之後還有《長安三萬裡: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