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七章:橋玄:揮棍有力度,抬手有準度!(2 / 2)

再者,一個是貪汙腐敗聲名狼藉的傀儡天子故舊,一個是天下聞名的剛烈忠直之士,還有太子下場拉偏架,百官不瞎都知道該幫誰。

眼見蓋升這副神情,劉辯也是忍不住在心底暗罵蠢貨。

嚴格來說他也不算是偏幫誰,彆說橋玄沒打中你,他真給你一板笏你也拿他沒辦法,最多就是口頭批評和罰俸。

橋玄已經七十三歲了!

依照《漢律》,除非他把你打死了,否則你還手都是犯罪!

而且蓋升對橋玄這位七十三歲的老人大吼大叫是無禮之舉,按律最輕也是個貶謫,鬨不好百官集體上疏嚴懲,那就是貶謫加杖刑。

也就蓋升這蠢貨腦子沒轉過彎來。

三公九卿這些身居高位者甚至都忍不住譏笑出聲,竊竊私語嘲諷蓋升。

不僅僅是蓋升占了便宜還自覺委屈的表現,更是認為這廝何其愚蠢,竟然還跳出來諫言。

楊賜對太子“謀同孝文,霸類世宗”如今已是傳遍了雒陽城了,既然明知這位少年太子行事霸道,你非要蹦躂出來跟太子對著乾做什麼?

滿朝諸公都不如你一人聰明嗎?

尤其是幾位三公,哪怕司空張濟也算是與蓋升同為宦官、天子這一黨的,看向蓋升的目光也格外冰冷。

擔任三公之初他們便做好了被罷免的心理準備,真的到了被罷免的時候也沒有太過患得患失的心理,可這並不意味著他們就對三公的位置不留戀。

眼見太子並未提及罷免三公之事,楊賜、袁隗和張濟都選擇了默不作聲,沒見著三公屬官還有

他媽的門生故吏都選擇了閉嘴嗎?

這一句話便得罪了當朝三公以及那些三公府屬官和門生故吏,這蓋升難道還算不上愚蠢嗎?

“眾卿,孤可是無德之人?”劉辯緩緩起身,沒有再搭理蓋升,麵向群臣百官問出了這樣一個問題,但他也沒給群臣回答的機會便跳到了第二個問題,“太尉楊公、司徒袁公、司空張公,哪位是無德之人?”

如果隻有第一個問題,搞不好就有哪個清流名士站出來指責劉辯沒有把十常侍清除乾淨,表示他這個太子不算有德之人,但當第二個問題也一同被拋出,這些士人就不好指責劉辯的“爛尾工程”了。

當太子和三公被放在一起品評有無德行,那麼即便太子或某位三公無德,士人也不能說實話。

太子是百官認同過的,也曾百官勸立,三公更是百官的標榜,如果太子和三公都是無德之人,那百官士人,甚至整個大漢全部都是無德之人?

“孫卿(荀子,避諱漢宣帝劉詢,兩漢稱其孫卿)雲:‘天行有常,不為堯存,不為桀亡’。”

“既然孤與太尉楊公、司徒袁公、司空張公皆非無德之人,若上蒼有知,何故降災?”

麵對這樣的問題,百官無人能答,若要反駁,那自然是支持天人感應論之人,但上天肯定沒錯,錯的一定是太子和三公,回答又回到了太子和三公是否有德的問題,陷入了死循環。

劉辯見自己的話鎮住了滿朝公卿,趁勢進擊。

“即便孤與三公皆為無德之人,若上蒼有知,當降罪於予一人,何故牽連萬民?”

“若孤有罪,萬民何辜何罪,上天竟令萬民承擔孤之罪孽?”

“孔子雲:‘天行健,君子以自強不息’,老子雲:‘天地不仁,以萬物為芻狗’,孤與卿等既享民脂民膏,自當竭力救災,安能寄懷於不仁之天地?”

劉辯掃視群臣百官,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

仁義道德他占全了,來吧,反駁他!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