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八章:文若,孤之子房也!(2 / 2)

劉辯沒有關注陰修的想法,而是轉頭看向了荀彧。

麵如冠玉,唇若抹朱,舉手投足間天生般自帶著一種儒雅氣質。

“文若氣度非凡,當真是‘陌上人如玉,君子世無雙’。”

荀彧微微一怔,太子這評價似乎有些過了,雖不似“王佐之才”那般評價他的才乾,可這句評價的效果,恐怕會遠超已然被世家豪門用濫的“王佐之才”。

一旁的荀爽見荀彧還在發愣,雖然有些嫉妒太子將如此評價給了荀彧這個旁支,但還是替荀彧開口道:“文若還不謝殿下賜言?”

身為古文學派的士人領袖,荀爽太清楚太子殿下這一句評價對荀彧究竟有著怎樣的好處。

以貌取人之事終究是不可避免的,就連孔子都免不了“失之子羽”,又何況是他們?

凡為官者,不說相貌堂堂,但絕不能相貌醜陋,而若是有貌美之人入仕,也會被優先提拔。

況且如此佳句,將荀彧的外貌和品性都上升到了“世無雙”的高度,即便荀彧才乾平平,憑此一言也足以令荀彧名留青史,潁川荀氏也是與有榮焉。

被荀爽輕輕推了推的荀彧這才回過神來,不過今年方才加冠的荀彧還沒有日後那位“荀令君”的心性,被太子如此褒讚不免心中激動。

說到底,如今的他隻是個聲名不佳的小人物,本身並非潁川荀氏中受重視之人,“王佐之才”也是世家豪門養望時慣用的評價詞,再加上他娶了中常侍唐衡之女,若非潁川荀氏的出身,他就要自絕於士林了。

正是少年多愁且沒落之時,太子的褒美之詞簡直就是雪中送炭,如此厚恩,怎能不令人發自肺腑地感激呢?

不過,太子為他養望,難道就是讓他感激一下的嗎?

“臣多謝太子!”

荀彧離席來到堂中央,餘光瞥了荀爽一眼,旋即跪伏於地,向太子行了一個大禮。

荀爽眼中厲色一閃而過,因為荀彧所行之禮並非是尋常的臣子拜見君主的禮節,而是表示臣服之禮。

這讓荀爽很不高興。

他是支持太子的,也是希望潁川荀氏向太子靠攏為太子效力的,但不應該是荀彧自己主動向太子投效。

荀爽本來不打算隨軍的,但想到太子要途徑潁川郡,便也一同來到了此地,打算令族中子弟在他這位荀氏家主的號召下,值此“國難”之時投效太子。

是的,一切都要建立在他這位荀氏家主的號召下,而荀彧這般自作主張的舉動,分明是在挑戰他在荀氏一族的主權!

這是在記恨自己當年逼迫他娶了宦官之女來保全家族?

“誒,文若這是作甚?”

劉辯注意到了他和荀爽之間隱晦的眼神溝通,旋即愈發對荀彧的態度感到滿意。

將欲取之,必先予之,你得到了你需要的東西,自然也要回報孤。

很顯然,荀彧這樣的聰明人是懂得這個道理的,那劉辯也不介意繼續為荀彧洗白因為娶了宦官之女而狼藉的聲名。

至於他和荀爽之間的齟齬,劉辯不僅不介意,反而要拍手叫好。

世家豪門嘛,那麼團結作甚?

哪怕荀爽將來會是他的老丈人,他依舊會很樂於見到潁川荀氏分裂成幾塊,內部為了爭奪主家之名而鬥得頭破血流。

到時候,他就可以作為裁判下場了。

劉辯離席親自扶起荀彧,親熱拉著荀彧與他同席而坐,與荀彧談論如何於戰後安定民生清剿盜匪。

荀彧侃侃而言,絲毫沒有因為被首次被劉辯這位大漢帝國如今的掌權者問策的緊張。

良久,劉辯輕撫荀彧手,感慨道:“文若,孤之子房也!”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