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1章 定軍山下(1 / 2)

雲綾傳 江州閒人 4478 字 8天前

因著此番出來帶了兵馬,沿途皆需打點,直到一個月後雲綾一行方才走出子午道。

早早接到消息的王爾山帶著杜進賢、李思道、王胤之三大副手一起出城十裡相迎。

幾人簡單寒暄幾句便取道漢中,直趨大都督府。

議事廳內,眾人分賓主坐定,王爾山率先開口道:“公孫都尉啊,一去數月,可是想起回漢中來看看了,哈哈~”

聞言,雲綾撓了撓臉蛋,笑道:“大都督說笑哩,我這不是回來了嘛。”

眾人說笑一番,杜進賢自知還不夠格進入核心圈子,是以坐了一會兒便主動告辭了。

王胤之雖與雲綾分屬同門,但到底是新人,也以尚有政務需要處理為由告辭而去。

待二人去後,王爾山輕咳一聲,旋即神色一整。

見狀,眾人皆知該說正事了,當即收斂笑容,正襟危坐。

隻見王爾山一雙虎目轉向雲綾,沉聲道:“公孫都尉,陛下命你巡察梁州,可有需要王某效勞的地方?”

聞言,雲綾視線掃過在場諸人,李思道、莫言之、燕家兄妹皆是自己人,當即也不隱瞞。

一番述說下來,眾人皆是凝眉沉思。

良久,王爾山忽而大笑出聲,道:“我還疑惑梁州近來未有什麼匪患,思道前陣子為何突然要巡山,原是如此!”

李思道被點了名,有些難為情地撓撓頭。

說來因著雲綾要求暗中查探定軍山,李思道是繞過王爾山這位梁州大都督直接用兵的,多少是有些逾矩。

好在都是自己人,彼此有著足夠的信任,這才不至於惹出什麼亂子來。

之所以瞞著王爾山,倒也不是不信任他,而是雲綾覺得這件事塵埃落定之前越少人知道越好。

若非她身在長安難以脫身,連李思道她都不想動用。

不過,如今親自到了漢中,定軍山中到底有什麼她是一定要弄個清楚明白的,也就無需再隱瞞下去了。

得知雲綾此番南下的目的,王爾山當即表示要人給人、要兵給兵,全力配合雲綾的行動。

對於王爾山的表態,雲綾自是連連道謝。

不過,她此次帶了兩千玉麟衛前來,暫時也無需動用梁州兵馬。

是以,商議一番下來,雲綾隻將顧廷要到了身邊。

李思道還需主持都尉府的日常事務,前次搜山顧廷也有參加,倒是可以做個向導。

晚間,王爾山設宴為雲綾一行接風洗塵,杜進賢、王胤之也去而複返。

席間眾人談天說地,閒話家常,倒也熱鬨。

酒足飯飽之後,眾人各自散去,雲綾也便帶人回到都尉府暫住下來。

眾人都顧忌著第二日的公務,飲酒頗為節製,散席之時都還保持著清醒。

是以,回到都尉府後,雲綾就在後堂單獨留下了李思道敘話。

喝下一口燕十七準備的醒酒茶,雲綾徐徐說道:“李師兄,前次在定軍山是何情況,你且與我說道說道?”

聞言,李思道摩挲著下巴細細回想一番,這才開口講述起來。

在接到雲綾的書信後,第二日李思道便招來了顧廷,二人商議一番便點齊了兵馬直奔定軍山。

為免動靜太大,二人也未帶多少人,隻各領了千餘兵馬,一南一北搜山而上。

彆看定軍山方圓似乎不大,但其中林深樹密,千餘兵馬搜起山來也是不易。

直到三日後,二人才在山頂會合,彼此皆是一無所獲。

要說發現自然也是有一些的。

當地傳言定軍山中有隱士,此次搜山也的確在山中發現了幾處可供人隱居的洞府。

不過,那幾處洞府一看便是無人居住的,也不知都已荒廢多少年了。

下山之後,李思道仍不死心,又找到附近的獵戶打聽起山中的情況。

據一位老獵戶所言,定軍山因地勢險要、崎嶇難行,尋常除了他們這些獵戶外,鮮少有人上山。

不過那老獵戶曾提及一樁他年輕時的遭遇,可能與雲綾要找的東西有關。

聽到此處,雲綾頓時來了精神,問道:“老獵戶說了什麼哩?”

李思道沉吟片刻,捋了捋思路,這才回道:“大約三十年前,曾有約莫數千人的官兵趁夜入山,從此再未見他們出來過。”

聞言,雲綾不禁秀眉微蹙,疑惑道:“官兵既是趁夜入山,自是避人耳目的,那老獵戶又是如何得知的?”

這等問題李思道自然不會忽略,他也有這般問那老獵戶。

原是老獵戶當日因山雨迷失了方向,一直在山中尋找出路,直到遇上那隊官兵。

老獵戶不欲多事,因此躲在暗處,直到官兵消失在密林中,他才沿著官兵來時的路出了山。

因為險些喪命,是以老獵戶對這件事記得尤為深刻。

聽罷這些,雲綾不自覺叩擊著桌麵,極富節奏的“篤篤”聲在寂靜的夜裡顯得格外清晰。

良久,她才抬眼看向李思道,問道:“那老獵戶還能找到嗎?”

李思道頷首,回道:“那老獵戶姓王,旁人都喚他老王頭,就住在定軍山下的王鄉村,是村中資格最老的獵戶。”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