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29章 大道根基(1 / 2)

菩提樹下,白袍道人檢查著平安童兒的道軀。

丹田之中,有絲絲縷縷的魔氣冒出,而後漸漸成為一團黑色的氣焰。

氣焰當中,是平安的猙獰麵貌,兩點紅光猶如眼目一般。

然而這頭小魔,卻被一條心神鎖鏈給捆住了。

任憑小魔如何掙紮,都難以掙脫出來。

而平安的心神,則不在他的道軀當中,而是遁入了菩提木靈當中。

這樣他的人軀靈魄就會互相在最本真的姿態下,開始適應。

平安的心神,也就不用沉入昏睡。

紮根於菩提樹,亦是一重悟道。

而大牛所給的那門《波若鎮魔心經》,則是一門佛修功法,主要施行度化和鎮魔之用。

於戰力之上,並無出色之處。

全部的功效,都在這兩者之上。

隻是其品級,卻隻有上品,未曾入階。

李無忌準備待平安將這一門功法入門,再將其升階。

這四五年,他的黃階演法機會,全都被他用以補全問道典。

不是要將其修複,而是要將其靈效穩固下來。

順便將天地意誌隔絕在外。

因此花費了多次功夫,也未曾補全成型。

檢查完平安的心神,在靈藥碎塊的填補之下,他的體魄已經漸漸長成了七八歲童兒的樣子。

比正常的生長,要快數倍。

平安有自悟妙法的天資,卻是比他們要好的多。

而且早早就被發覺,倒是可以去佛修禪宗一脈,去求取入門。

遮掩了丹田處的魔氣,才能進去安心做個悟法僧人。

但不能去大宗,隻能去小宗。

佛修雖說最喜度魔入門,但卻也最為懼怕魔頭。

而平安是要去做弟子,卻不能被當成魔頭一般對待。

隻是,平安能降服心猿嗎?

李無忌心頭亦無半點成算。

一個空白的心智,就已經近魔。

他又如何去扭轉?

唯有信任修士所創的佛修法脈,能化魔為佛,一切都在大道之下。

李無忌盤坐在菩提樹下,借著此地的清淨和智慧,思索著自身的築基道途。

築基境,要為金丹鑄就法脈做準備。

此法脈,便是一位修士最殊異的道途。

以自身所領悟的道韻,將法術符文刻錄入金丹當中,從而誕生本命神通。

神通自成,才能稱的是一位有道之修。

也才能說,自身修持著大道。

而法脈本該殊異,但諸多修士,往往領悟的大道是同一條,又是一般的功法。

於是法脈聚集,成為仙修,魔修,佛修等等各大修行法統。

微有差異,而大道如一。

這便是各大法統的由來。

築基境,就要領悟足夠多的道韻,同時至少將一門法術,修至本源境,才能刻錄成為自身的本命神通。

一門神通,就是一條通往大道的法脈。

循脈絡而去,便能成道。

而玄階上品的《輪回食氣法》,號稱完整修行結束後,可開辟九條法脈。

這已經是最上乘的凝結金丹之術。

九為極數。

能破極數的,無一不是天地所鐘的妖孽。

李無忌不做此妄想。

但若要開辟這九條法脈,他就必須修行九門法術至本源境。

才能凝結神通符文。

越強越獨特的法術,就越可凝聚強力神通,也更能通往大道。

若是以往,九門上品法術,或許便是他的極限。

然而現在,九門入階法術,也不是不可?

諸天演法盤的存在,定然能讓更多的修士,在築基境這一步的根基走的更加雄厚。

也會讓他們將來,走的更遠。

長此以往,修行界會誕生更多有天賦的修士。

至強械修,在等待著什麼?

為何從未聽說,他要羽化升仙而去?

這一位,似乎已駐世許久。

不去多想。

李無忌閉目思索著,選定自身的技藝法術。

符籙法門,他雖靠此而起勢,卻並未灌注太多心血。

上一章 書頁/目錄 下一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