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之季滄海失蹤後,百姓的反應都被韓梟看在眼裡。
韓梟是震撼的。
他讀過很多治世聖言、興兵之道、城邦圍建,也學了許多的利民之術,隻不過都如紙上談兵。
他不知道季滄海有沒有讀過這些書。
但季滄海都做到了!
有如此一位民之愛將,從骨子裡真正憂國憂民的父親,也難怪會生出季清歡那樣的孩子。
韓梟在給季清歡寫的信裡曾寫過一句話。
‘你為了季州城百姓給我跪下,如今想來我是後悔的。’
那就是他看到百姓們的反應之後,有感而發。
韓梟並不是後悔叫季清歡下跪。
因為當時他們是死對頭。
他討厭季清歡,見麵折辱是必然。
韓梟是後悔那夜,他不該用季州城受難百姓去威脅一位少城主,這是卑劣到不顧蒼生死活的行為。
難怪當時季清歡明明處於劣勢。
望向他的目光卻總有鄙夷,尤為不屑。
韓梟醒悟的晚,卻也不算晚。
他跟賀錚密信謀劃幾個月,送去路線和接應的人馬,齊力合謀逃過匈奴一次次的攔截,把季滄海活著接回來,也是替那些百姓去接人。
並非全為了要季清歡高興才這麼做。
所以剛才白檀說,他家世子真的不一樣了。
韓梟的嗓音飄在夜風裡,卻非常堅定。
“季家人心懷天下,我要與天下人站在一起,他們才能不與我為敵。”
“其實世子您對百姓也很上心,屬下都知道。”
“......”
韓梟轉頭看看白檀。
這個跟了自己有十年的侍衛,是仆從,也是曾經唯一的朋友。
白檀今年已經二十三歲了。
性格溫吞卻心性善良,忠心又義氣。
韓梟問他:“白檀,你想與我去西夏,還是留在南部幫我照顧父王?”
若是從前。
韓梟會直接命令白檀留在南部,守著王宮。
但他現在會問問白檀的意思。
天大地大,這個年紀的兒郎誰都想出去看看。
他想離開去長長見識,白檀這個年紀也是想的。
“...屬下很想步步追隨世子,”白檀說,他胸口常年斜挎著一條黑布袋,裡麵是世子平時出行要用的絹絲手帕和皂葉,“屬下的使命是照顧世子,憂世子所憂,急世子所急。”
韓梟點點頭,白檀這是想跟著。
也行。
可他尋不到另一個能真心替他看守王宮、照顧老父親的人。
他身邊隻信任白檀。
“所以這次,屬下就不跟了。”
白檀笑了笑,還是如從前一般敦厚貼心。
他願意留在南部照顧老王爺。
好叫世子安心出遠門,去跟季少主見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