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人推開門,隻見坐在辦公桌後一位看上去三十多歲,麵容白皙,透著乾練與聰慧的女同誌。
張總編站起身朝韓清韻伸出手,“讓我猜猜,這位漂亮的姑娘就是咱們的大作者吧!
你好韓清韻同誌,我是張茜。”
韓清韻,“張總編好,我是韓清韻。”
何朝陽又給莫從之和張茜互相介紹,張茜挑眉,“我想,我知道你是誰了。大家都坐,喝茶還是咖啡,我這可有咖啡。”
何朝陽,“我來杯咖啡。”
韓清韻和莫從之都喝茶。
張總編一邊泡茶一邊讚賞,“韓清韻同誌,你的文筆真是不錯呀!
我仔細看過你寫的稿子了,文字細膩生動,情感真摯飽滿,故事架構也非常精巧,很有感染力呢。
有些不足的地方咱們一起商量著改改你同意嗎?”
韓清韻接過茶杯,“謝謝。當然可以,我是新人,有太多不足的地方需要請您指正。”
張總編笑著擺了擺手“你謙虛了,隻是改一些地方讓它更具有合理性邏輯性,其它沒有可指摘的。
這幾本書完全具備出版的價值,既然同意修改了,咱們就進入正題。
商量一下具體的出版流程和一些細節問題,最主要的是價格。
咱們最終的目的,出版是為了掙錢不是。”
韓清韻微笑點頭,“張總編說的對。”
這張總編為人處事果然乾脆,辦事不托泥帶水。
兩個男人坐在一邊喝茶,兩個女人坐在辦公桌前,張總編指出每一本書要改的地方。
人家還紀錄了怎麼改,韓清韻用筆一一記下,對改動的地方和內容韓清韻沒有異議。
這個搞好之後,張總編就談到簽約價格。
這個環節是幾個人最關心的。
張總編,“出版社與作者的分成方式有幾種,第一種是買斷版權。
和朝陽說了,你不賣版權。
那還有版稅分成和利潤分成。”
韓清韻,“我沒有研究過版稅分成和利潤分成,張總編給我解釋一下吧!”
張總編,“版稅分成是按照圖書定價印刷冊數版稅率獲取收入。
按利潤分成就是咱們的圖書盈利之後出版社扣除成本,作者按協商好的比例分成利潤。
也就是說要去掉編輯的費用,印刷的費用,營銷的費用,把這些費用都去掉我們出版社和作者四六分。
打個比方,一本書賣10塊錢,去掉6塊錢成本,再乘以60%就是你拿的錢。”
韓清韻跟何朝陽對視一眼,他們倆現在已經是利益捆綁命運共同體了,所以他們兩個想協商一下。
何朝陽,“張總編,是這樣的,這個我們幾個人得好好商量一下,畢竟關係到以後收入的問題。”
張總編,“請。”
韓清韻突然問張總編,“張總編,我想問一下這兩種形式哪一個可以比喻成下蛋的雞,讓它源源不斷的下蛋。”
張總編輕笑,“這個比喻好,當然還是版稅分成。收益相對穩定一些。
隻要書賣的好,後續還可以不斷的加印。”
韓清韻看向何朝陽,“你覺得呢?”
何朝陽,“那還用說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