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流寇紅娘子、李岩,迷途知返,率騎兵一萬八千,步卒十萬,主動倒戈,改邪歸正,接受招安。
為表皇恩浩蕩,特封紅娘子為援剿總兵加都督同知,蔭萌一子,世襲錦衣衛百戶。
恢複李岩舉人功名,封讚畫軍師。
率舊部為先鋒,攻打襄陽!”
朱慈烺臨陣招安,並不是無條件的,而是給足了好處。
不僅讓他們繼續率領舊部,還給他們加了官,恢複了功名,且給了他們的兒子一個世襲的錦衣衛百戶,保他們的子孫後代都能與國同休。
當然朱慈烺也不是傻子,流寇們最喜歡的就是打不贏就接受招安,有機會又造反,如此反反複複。
所以,下達了當初熊文燦為了麵子而拒絕的一個損招,以招安的流寇攻打繼續抵抗的流寇。
當年熊文燦出任督師時,在把最強大的張獻忠等流寇招安之後,就有人勸過他,利用張獻忠等接受招安的流寇,去攻打頑固抵抗的李自成。
但吃人手短、拿人手軟的熊文燦,竟然被張獻忠給收買了,以影響聲譽為由,拒絕了。
當年要是熊文燦聽勸,哪裡還有這麼多事呀!
朱慈烺可不是什麼要麵子的人,而且李岩也拿不出什麼東西能收買朱慈烺,很快這條損招,通過駱養性的嘴提出,加上王之心的力挺,朱慈烺“勉強”采納了。
己方的守門員,變成了敵方的先鋒。
李岩、紅娘子順著白水水流而下,很快殺到了與襄陽隔江而望的樊城。
在樊城守將的大罵聲中,拿下了樊城,也算是納了投名狀。
如此,離順軍的襄京,隻有一水之隔。
崇禎十六年十二月三十,朱慈烺和眾將士在新野過了一個大年。
身在前線,大年並沒有太多的慶祝,酒是不能喝的,除了加餐,還請軍中所有的文官、文吏,分散到各部局,給大家將士們說起了評書。
嶽飛大破金兵的精彩故事,和提前排練的使得說書時更加精彩的表演方式,也算讓將士們不再那麼的想家。
崇禎十七年大年初一,太子撫軍營地。
“千歲!千歲!千歲!”
大早上的,歡呼的聲音,差點把整個軍營都快掀了過來,因為繼續有魚有肉的加餐不說,眾將士還領到了當兵以來,從未有過的新年紅包。
紅包是兩枚錢。
普通的兩枚錢,也就是兩枚崇禎通寶,兩文錢而已,如此還這麼興奮,多少有些裝了。
但是,跟崇禎通寶一樣的外圓內方、和正麵崇禎通寶四個大字不變,把背麵的跑馬,換成左邊一個太陽、右邊一個彎月、上麵一個小篆的半、下麵一個小篆的兩,取日月共明和秦之半兩,之寓意的情況下。
再把每一枚鑄的有明朝的半兩,也就是西方的約18.65克重。
再把這枚崇禎半兩錢幣,換成了含銀量九成半,那就瞬間不一樣了。…。。
兩枚加起來相當於一兩銀子,又比剪刀剪出來的一兩碎銀精美的多的銀幣,讓全體將士為太子,開始歡呼。
……
明軍一方,正在為加餐和銀幣紅包而歡呼。
順軍李自成這邊,卻一個個沒點大年初一的喜悅。
先是李岩的戰敗,再到他本人被孫傳庭打敗,再到劉宗敏又吃了敗仗。
如今李岩反叛,投了明軍,並取下樊城的消息傳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