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章 閻老爺子守揚州(2 / 2)

還好在斷糧之前,大軍已經抵達瓜洲鎮,而瓜洲鎮離揚州城的路程並不遠,數十萬流民,啃草皮吃樹葉吃土,甚至吃上了米肉,總算來到了揚州城下。

揚州城因為地理位置,在隋唐時期有江淮之間“富甲天下”之稱,還是當時的東南第一大都會。

但到了五代十國,連年戰亂,商業不興,揚州城開始走向沒落。

到了南宋,揚州更是抵抗金國和蒙古的前線,整個揚州城都因為一百多年的抗金抗元,而摧毀。

元末重建,已經是一座很小的小城。

總算熬到明朝,商業再度繁華,到了嘉慶年間,更是因為居住人數的遞增,而在舊城的基礎擴建了新城。

揚州形成了新舊二城並列的格局,新城為鹽商等商賈的居住區,而舊城為官員、鄉紳的居住區。

作為新建的城池,還是在城中豪商眾多的情況下,新建的城池。

城牆自然是高聳的,護城河也少不了,和城牆一體的吊橋、翁城、敵台、箭塔、角樓,一應俱全。

城牆外,零零散散的木拒馬也掩藏著大量殺機。

城門樓,武將是鄭鴻逵為首,還有鄭森、鄭彩、鄭聯、鄭斌,以及福建鄭家新派來支援族人鄭泰、鄭英等,鄭家將。

以及沈家家將。

還有奉太子旨意,協助防守防守揚州城的將領,其中有:

王之心的堂兄弟蘇鬆總兵王之仁,世襲錦衣衛出身的石浦遊擊張名振。

等等。

至於文官就更多了,除了淮揚巡撫陸振飛。

太子麾下,除了實在年紀太大的李邦華,留在了樊城輔佐,其他但凡能寫會畫的文人,都派了過來。

包括史可法、吳甡、淩義渠、楊廷麟、沈廷揚、邵宗元等。

又有從京師剛調入太子麾下又轉到了揚州城的狀元左中允劉理順、禮部右侍郎陳子壯、兵部郎中成德、兵部員外金鉉及弟金錝、翰林院庶吉士張家玉等。

還有再次從詔獄挖掘一人才,張國維。

張國維,曾接替陳新甲為兵部尚書,督八鎮總兵,因滿清皇太極包圍北京,八鎮總兵被打敗,獲罪入獄。

太子一紙詔書,又從南京調入了平定白頭軍的南京吏部文選司主事陳子龍,及與陳子龍共同創辦幾社的舉人夏允彝、舉人徐孚遠。

以及,丁憂在家的刑部山東司員外郎錢肅樂。

浙江右參政侯峒曾、崇禎十六年中了進士卻返鄉教書的黃淳耀、寧波舉人張煌言。

“寧波六狂生”,董誌寧、王家勤、毛聚奎、華夏和張夢錫六位窮秀才。

還有和寧波“六狂生”中華夏、王家勤再次組成寧波“五君子”的楊文琦、屠獻宸、董德欽,三位世家弟子。

等等。

都因為太子的詔書,彙聚到了這揚州城。

武有鄭鴻逵、鄭森、鄭彩、鄭聯、鄭斌、鄭泰、鄭英、王之仁、張名振,及沈家將。

文有史可法、陸振飛、吳甡、淩義渠、楊廷麟、沈廷揚、邵宗元、劉理順、陳子壯、成德、金鉉、金錝、張家玉、張國維、陳子龍、夏允彝、徐孚遠、錢肅樂、侯峒曾、黃淳耀、張煌言、董誌寧、王家勤、毛聚奎、華夏、張夢錫、楊文琦、屠獻宸、董德欽。

又有監軍的太監方正化、高時明、李鳳翔、褚憲章、張國元。

但主持整個揚州防禦戰的卻不是這其中的任意一位,而是……39288964。。

回憶破天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

上一頁 書頁/目錄 下一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