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鄭芝龍本人是都督同知、福建總兵。
弟弟鄭鴻逵,也被朱慈烺提拔到了都督同知、山東總兵。
鄭芝龍的長子鄭森,同樣被朱慈烺委以重任,先是提拔了山東團練總兵。
又因為革新團練,讓鄭森辭了武官,以南京國子監貢生的身份,再次提拔成了正八品的海州團練副使。
完成了武官到文官的跨越。
而山東團練總兵鎮,朱慈烺還安排給了鄭家的鄭彩。
鄭家一門三總兵,還破天荒的出了一位文官,關鍵還有鄭家女兒納入了太子後宮。
除了鄭芝龍本人,其它的全是因為朱慈烺的厚愛。
加上如今的朱慈烺早已經名傳天下,如日中天。
此次,朱慈烺北上抵禦滿清,正需要錦上添花的時候,做生意做到世界第一富的鄭家,怎麼可能不派人來獻殷勤。
超有經濟頭腦的鄭家,直接派出了家主鄭芝龍,同時也帶來了厚禮。
幾十上百船的稻米、黃豆、紅薯、木薯、西米、椰子樹芯粉等,就是厚禮的其中之一。
麵對朱慈烺的詢問,鄭芝龍笑的像個彌勒佛:
“回稟太子殿下,正是西米及椰子樹芯粉。”
“南洋來的?”
朱慈烺一語道破,讓鄭芝龍大吃一驚,之後立馬換上了殷勤的表情:
“殿下不愧是天人!真是無所不知,這些正是來自南洋。”
說著鄭芝龍又開始委婉的表功:
“承蒙殿下厚愛,讓鄭家參與負責您麾下撫軍太子大軍的後勤補給。
殿下您如天帝之孫一般,一呼百應,麾下撫軍太子大軍如海納百川一樣,迅速增長,需要的糧草也越來越多。
末將,高價搜羅了全江南糧商的糧食,還是有些供應困難。”
幾十萬大軍的後勤開銷,可不是開玩笑的,朱慈烺點了點頭表示了讚賞。
讓鄭芝龍大受鼓勵,連忙趁熱打鐵,拉過身後的兩個隨從:
“是吾二兒鄭渡,想到了可以從南洋購買,並提了出來。
吾三兒鄭恩,小小年紀,更是思維敏捷,在從南洋購買的基礎上,還想到可以讓南洋來到我們大明的船,以糧食代替令旗錢。”
關於令旗,鄭芝龍沒有說透,這個通過鄭鴻逵和鄭森兩人,鄭芝龍早就知道了,太子對他們賣鄭家令旗做過路費的事情,了如指掌。
因此直接跳過之後,鄭芝龍又解釋道:
“我大明商品睥睨世界,駕船來購買南洋人乃至西洋人,幾千年來,從未斷過。
可我們大明卻不需要他們劣質的商品。
因此他們除了帶來了,能購買整船大明商品的黃金白銀,就隻能讓船艙空著。
行船走商,自然是滿載而來,滿載而歸,兩頭獲利,最為理想。
末將二兒鄭渡提出,可讓西洋南洋來的夷人商船,運糧食過來,我們鄭家全盤收購。…。。
末將三兒鄭恩提出,可讓夷人商船用糧食代替購買令旗的銀兩。
而南洋最不缺的就是糧食,都不需要去刻意的種,隨處可見的西米棕櫚樹、椰子樹,砍倒了就是糧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