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東北山高林密,如今已是深秋,苦寒的冬季即將來臨,明軍又是少數黑騾子騎兵以千騎為一路,分散在劫掠。
隻需派出精銳騎兵,加強各部落防衛,寒冬自然會驅逐明軍。
中部已經被我們收複,那麼就隻剩下往東這一路了。
收複連山關以東的土地之後,正好可以第三次攻入朝鮮,介時,當好好跟朝鮮算賬,吃了我們、拿了我們的,十倍吐出以外,朝鮮這個國家也沒必要存在了!
吞並朝鮮之後,莊稼被搶收造成的滿洲缺糧問題,也被解決了。
所有的損失,都可以從朝鮮補回來。
給被毀的七八十個牛錄的軍中獨苗,一人配上十個八個朝鮮小妾,再輔以收繼子,及合並重編,如此這些牛錄的人口,也會以最快的速度恢複過來。”
多鐸話剛講完,就得到了百官的連連附和,多爾袞點頭首肯之後,朝鮮的國祚,也進入了倒計時。
上天欲其滅亡,必先令其瘋狂。
前一秒鐘,還在為開疆擴土、恢複高句麗榮光,而瘋狂的朝鮮人。
下一秒,就已經陷入到了滿清報複的絕望之中。
而作為聯軍的明軍,早已交出了主帥權,又借著平賊軍與朝鮮兵的不和,退向了朝鮮大後方。
清虜惹不起,明軍同樣惹不起,朝鮮上下,有苦難言,卻還抱著一絲幻想,集中兵力駐守連山關。
最後的朝鮮主力軍集結連山關,連山關以西逃過來的難民壯丁以及各路潰兵,也被宋時烈扣留在了連山關,協助防守。
灰頭土臉撿回了一條命的李器遠、林慶業,麵對宋時烈時,也是羞愧難當。
“十八萬大軍!三十萬移民!
時至今日,跑回來了多少?
有沒有五萬潰兵、十萬難民?”
林慶業低頭不語,李器遠還想狡辯:
“李時烈,夠了。
你我同為實封大君,都是賜國姓,論官職本大君比你高,論資曆,本大君比你深,哪裡輪得到你來數落本大君!”
眼看這個時候了,李器遠還有心情爭吵,林慶業連忙勸解:
“兩位國姓大君,當務之急是如何防禦清兵,爭執之事,還是放到打敗清兵來犯之後,再說吧!”
“哼,防禦清兵,是連山大君之事,連山大君既然不歡迎本大君,本大君回我封地鏡城去即是。”
說完李器遠負氣而走,林慶業剛想阻攔,卻被宋時烈叫住了。
等李器遠走遠,林慶業急了:
“大君,為何要讓李器遠離去,李器遠一走,他的麾下兵馬也會離去,連山關防守兵力豈不是更弱了幾分。”
宋時烈搖了搖頭:
“李器遠此時找理由跟我爭吵,不就是為了激發矛盾負氣而走嗎?我若強留,他不依,我還能拿下他,之後吞並他的兵馬不成?
連山關現在缺的不是多三兩萬兵力,而是戰心。”3928851。。
回憶破天提醒您:看完記得收藏【筆趣789】?xiaoshubao.net,下次我更新您才方便繼續閱讀哦,期待精彩繼續!